More 科技動態 News
-
二維碼 - 流動支付普及化的推手
這是我最近在國內,最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完全不明所以,直至新相識的朋友,打開他的微信手機程式,我方才明白他想透過「掃描」 (scan)我的微信「二維碼」(QR Code),把我加入他的微信通訊錄。
- Posted May 28, 2017
- 0
-
網貸平台風險大 (陸永)
網絡信貸典型模式是P2P網貸公司提供平台,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P2P網貸平台最重要就是平衡投資方和借款方,投資方的投入永遠要高於借款方,否則就會出現資金短缺,問題就出現了。
- Posted May 27, 2017
- 0
-
人道救援創新融資法 (陳慧鈴)
傳統的國際人道組織資金主要來自各國政府的捐款,但ICRC開拓了新的融資模式——「人道債券」,這是個公私營合作制(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PPP) 的概念,引入社會投資者,與政府攜手參與投資「人道債券」。
- Posted May 27, 2017
- 0
-
樂視體育獲地方政府基金入股
樂視董事長賈躍亭近年急速擴張業務,把業務範圍由影視、電視機等,拓展到手機,甚至電動車領域。然而,集團去年下半年出現資金問題,要開始向外求援,體育及汽車業務仍要籌集新資金。
- Posted May 27, 2017
- 0
-
比特幣重上2500美元
coinbase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於周四故障數小時,比特幣價格或因事故影響,在coinbase平台上報價一度由2769.56美元,跌11.4%,至2453.72美元。
- Posted May 27, 2017
- 0
-
如何善用創科局 (白仲祺)
創科局,原本可以為減低政府在創新科技的阻撓出一分力,但經過多月,已經無人仍對它有任何期望。創科局對創科毫無幫助,不如直接改名做「阻創科局」。
- Posted May 27, 2017
- 0
-
朱克伯格終哈佛「畢業」 獲頒榮譽博士 籲擴安全網助創業
朱克伯格13年前毅然從哈佛大學退學,創辦Facebook。他周四回到母校哈佛大學,擔任畢業典禮的演講嘉賓,接受大學頒贈法學榮譽博士學位。
- Posted May 27, 2017
- 0
-
紐西蘭成功射火箭上太空 首創3D打印製造 廉價發射趨普及
由紐西蘭人創立的美國私人火箭公司Rocket Lab,昨天成功在紐西蘭一個私人發射站發射一枚測試用火箭進入太空,是全球首次在私人發射站成功發射,而且也是首次有3D打印火箭上太空。
- Posted May 26, 2017
- 0
-
音樂產業大牛市 (老占)
拜Streaming所賜,華納唱片去年創下八年來最高的全年營收,整體音樂產業增長超過五成。串流是高毛利事業,唱片公司毋須再將產品運到唱片舖,省下許多運費,也毋須出售CD等等實體產品,拎出去買的是登入和使用數碼音樂的權利。
- Posted May 26, 2017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