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滙豐恒生「e利是」 每次最多18封 (凌通)
滙豐表示,所有「滙豐轉賬易」用戶由即日起至下月15日,只要輸入收款人的手機號碼,便可送出e利是兼傳達祝賀訊息,手續費全免,每次最多可送給18名親友。
- Posted January 20, 2017
- 0
-
馬雲願捨阿里 阻中美貿易戰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如果將來出現在保留阿里巴巴或者避免貿易戰之中作選擇,他甚至願意中止阿里巴巴的業務。
- Posted January 20, 2017
- 0
-
Startup本周摘要(Week 16/1)
在創新及科技(創科)政策方面,接近九成內容翻炒去年舊料,全新措施涉及的預算只得5億元。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批評內容乏善足陳,但有業界人士認為無招勝有招,無為而治更好。
- Posted January 19, 2017
- 0
-
本港智能拍子機獲千萬融資
獲150萬美元Pre-A輪融資,約1,163萬港元,投資者是緯創資通及Asgard Capital。該品牌會將資金用於新產品研發及市場擴張上,主攻音樂教育市場及開拓全球零售銷售渠道。
- Posted January 19, 2017
- 0
-
華為6前研發者涉洩密被捕
華為公司近日內部通報,消費者終端業務6名前研發人員洩露公司內部資料而被警方刑事拘留。過去幾年,從華為離職加盟樂視的人高達數百人,包括華為榮耀前總裁徐昕泉等高層。
- Posted January 19, 2017
- 0
-
平台定價策略(杜志挺)
平台產品的定價,不但決定企業盈收,也決定企業競爭策略。隨着產品的性質、市場對平台產品的接受度、企業競爭關係,企業可以採用不同的定價策略。
- Posted January 19, 2017
- 0
-
科研施政有待大步前行(廖美香、吳栢行 )
面對5G時代來臨,影響各行各業;朝着「再工業化」發展,機遇和挑戰不少。綜合多方面看,政府有意願搞好科研產業,但科技一日千里,施政只邁出小小腳印,資源撥款少得可憐,推動力度不足。
- Posted January 19, 2017
- 0
-
創科政策無招勝有招(高天佑)
政府若真的想額外扶持某些產業,就需要十分精準及審慎。繼上年度對創科政策重拳出擊之後,新年度《施政報告》稍為放慢腳步,回歸至相對無為而治,其實值得讚,只是難料這種「善治」在新一屆政府能否延續。
- Posted January 19, 2017
- 0
-
《 2017施政報告 》創科重點懶人包
《二零一七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大力投放180億元,以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系統,推動「再工業化」、資助大學進行中游及應用研究、資助業界利用科技升級轉型,扶助初創企業發展等新措施。
- Posted January 18, 2017
- 0
最新文章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
eCoffee手環|電擊手環爆紅 如喝咖啡提神
內地媒體cnBeta報道,加拿大越凡醫療公司研發了一款eCoffee手環,透過電脈衝刺激手腕神經達到提神效果,這款手環號稱可取代咖啡因,近日在內地社交媒體爆紅。
- November 12, 2025
- 0
-
IDC調查報告|64%港企年內曾遭AI網攻
美國網絡安全公司Fortinet委託國際數據公司(IDC)研究,於昨日公布最新的《IDC 2025年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港企已在安全環境應用AI。
- November 12, 2025
- 0
-
Meta語音系統|識辨逾1600語言
現時的「自動語音辨識」(ASR)系統,透過將語音轉錄成可搜尋、分析及共享的文本,使口語能夠被普遍獲取。
- November 12, 2025
- 0
-
月之暗面|發布開源新模型 測評勝GPT-5
獲阿里巴巴(09988)支持的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月之暗面,日前正式發布開源模型Kimi K2 Thinking,專注深度思考、長視野代理及工具調用,更在多個基準測試勝過主流閉源模型如GPT-5、Sonnet 4.5等。
- November 12, 2025
- 0
-
AI融資|AI數據中心融資需求達39萬億 摩通料未來5年 科企大舉發債
彭博引述摩根大通一項分析顯示,人工智能(AI)超大規模企業,為建設數據中心而大舉擴張,未來5年內融資需求至少為5萬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最高或升至7萬億美元(約54.6萬億港元)。
- November 12, 2025
- 0
-
LPS|聯想電盈方案 夥18企組生態圈
本港系統集成與應用開發商「聯想電訊盈科企業方案」(LPS),近日宣布成立「自主創新技術生態圈」,與18間自主創新科技企業攜手,推動香港及亞太企業的數碼化升級和可持續創新。
- November 11,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