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國產電動車推薦丨比亞迪以外有什麼選擇?小米進軍電動車市場
提到電動車,除了Tesla以外,還有不少外國名廠電動車。國產電動車市場其實越做越龐大,尤其是比亞迪(BYD)在2023年第四季的銷量已超過Tesla。想揀選國產電動車不知從何入手,讓EJTech來為你介紹國產電動車品牌吧!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消委會手機維修保養|6大品牌對比 屏幕維修最貴佔機價逾4成
消委會手機維修保養報告丨消委會最近總結了6款手機品牌的售後保用、延長保用及保用期外的逐次維修服務資料等相關資料。到底哪個品牌維修保養最貴?手機損壞、維修保養的問題主要圍繞手機電池壽命縮短、系統變慢、甚至是意外的損壞等,EJTech為你總結消委會6款手機品牌的售後保用服務報告。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戶外求救|AirMarker推橙色求救氦氣球 可停留高空達三日
瑞士運動用品生產商AirMarker推出求救工具,裝置重約890克,用戶緊急時只需扭動底盤,即可啟動內置氦氣罐,即時為橙色氣球充氣。下一步鬆開氣球繩索,讓它向上漂浮到45米高度。氣球可在空中停留三天,即使無法接收流動網絡,救援人員亦有充足時間,識別它並抵達受害人身邊,產品售價199歐羅(約1700港元),目標今年4月交貨。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美國研全球最快AI晶片|Cerebras Systems WSE-3 面積超Nvidia H100 57倍
美企Cerebras Systems推出第三代晶圓級引擎WSE-3,堪稱全球最快人工智能(AI)晶片。這款產品尺寸為462.25平方厘米,面積比輝達(Nvidia)H100多出57倍;晶片內建4萬億個電晶體(採用台積電5納米製程),具備90萬個運算核心及44GB記憶體,峰值性能高達125 PetaFLOPS,性能是上代WSE-2的兩倍。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癌症新療法|港大研外泌體疫苗 殺死腫瘤細胞刺激免疫系統 助研治癌新療法
外泌體(Exosomes)是由細胞分泌的納米級顆粒,包含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不同物質,在細胞通訊扮演重要角色。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從γδ-T細胞提取的外泌體,具有雙重抗腫瘤活性,可以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又同時刺激免疫系統。在開發腫瘤疫苗時,亦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為癌症提出嶄新治療方法。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機械人換上AI大腦?|Figure機械人自主做家務 實時對答流利
美國機械人科企Figure上月底獲B輪融資6.75億美元,投資者名單星光熠熠,包括OpenAI Startup Fund、輝達、英特爾投資、微軟、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等。兩星期後Figure隨即拍片,示範與OpenAI的合作進展。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浸大兩款AI模型|AI生成動作及角色 具備Sora與CG優勢
本地擁有電影學院的香港浸會大學,亦於香港國際影視展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重點介紹功能跟Sora類似的動作生成模型MotionGPT,以及虛擬化身模型BuVatar。領導研發的浸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杰提到,若把上述兩款模型結合使用,就像同時具備Sora及傳統動畫製作的優勢。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進攻動漫遊戲市場|騰訊據報收購字節跳動兩個視頻遊戲團隊
路透引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字節跳動去年退出遊戲業務後,騰訊(00700)收購了字節跳動的兩個視頻遊戲部門。
- Posted March 14, 2024
- 0
-
AI 爭議|美最新研究警告AI 恐對人類構成「滅絕等級威脅」
近日,美國國務院委託民間公司「Gladstone AI」進行對人工智能(AI)的研究。研究報告指出,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將會為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國家安全風險,並警告美國聯邦政府避免災難的時間已經不多;儘管 AI 的潛力繼續吸引投資者和公眾,但也存在真正的危險。
- Posted March 14, 2024
- 0
-
港研機械人|港發明家研製機械人三語聊天
香港機械人發明家馬子恆(圖)創立加拿大科企Mark Robotics,最新作品為人形機械人WORTHYBOT Mark X。除標榜臉部表情豐富,能支援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ChatGPT聊天,對應Python、Blockly及JavaScript等程式語言,適合商場、博物館、老人陪護及兒童教育等場景。
- Posted March 14, 2024
- 0
最新文章
-
「零點擊」時代|台媒力拚內容 迎戰「零點擊」
人工智能(AI)搜尋技術逐漸普及,谷歌(Google)旗下AI Overviews等AI工具,讓用戶能直接獲取答案,不再瀏覽原始來源,削弱了媒體流量與廣告收入。
- July 15, 2025
- 0
-
兩用眼鏡|自動對焦眼鏡 遠近景皆看清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老花眼變得日漸普遍,患近視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處方眼鏡大有市場。
- July 15, 2025
- 0
-
陶瓷分類模型|智能鑑定陶瓷文物 估價98%準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及澳洲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套結合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的陶瓷文物鑑定框架,能準確辨識作品風格與工藝,並根據歷年拍賣資料預測價格區間,其準確率高達98.91%。
- July 15, 2025
- 0
-
AI編程反而低效?|AI助編程效率反減 耗時多19%
負責任人工智能(AI)模型評估與測試機構(METR)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AI工具在編程任務中未必能夠提升開發者效率,反而可能增加工作時間。
- July 15, 2025
- 0
-
黃仁勳訪問|防AI搶飯碗 黃仁勳倡創新拓職位 稱輝達晶片隨時受限 解放軍不可能採用
美國科企Anthropic聯席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阿莫迪(Dario Amodei)早前警告,人工智能(AI)將取代半數的初級白領工作,料未來5年內的失業率將飆至20%。
- July 15, 2025
- 0
-
宗教科技|新基準測試LLM模型價值觀
英特爾(Intel)前行政總裁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最近與10年前首次投資的「宗教科技」公司Gloo合作,推出一項「蓬勃發展人工智能(Flourishing AI,簡稱FAI)基準」測試,以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類某些價值觀的契合程度。
- July 14, 2025
- 0
-
佳能創新產品|訂製AI商務方案助轉型
佳能香港日前舉辦「THINK BIG」年度活動,介紹一系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的創新產品。新產品包括首度在亞洲亮相的全新imageFORCE多功能影印機系列,以及進階AI Genie 2代理平台系統等,協助企業加速自動化與高效營運。
- July 1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