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Meta年報|警告:朱克伯格存在死亡風險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談吐得體,時常面帶微笑。早在2018年,他出席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聽證會,回應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透過Facebook平台不當獲取用戶數據一事時,便有網友戲稱他舉止恍若機械人。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AI趨勢|升級版Google AI 地圖即將登場
繼 Google 早前公佈最新的「Gemini AI 模型」後,最近公司宣佈將在 Google 地圖中加入生成式 AI 功能,即用家只要直接說出需求,Google 地圖會自動提供建議。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大陸反舞弊|騰訊反舞弊炒120人
內地互聯網巨頭騰訊(00700)日前通報去年反舞弊情況,共120名員工因觸犯公司的反舞弊制度而被辭退,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顧客關係管理的平衡(方保僑)
餐飲業的電子點餐系統日益普及,為消費者提供極大便利。然而,這種便利背後,卻隱藏着個人私隱保護的重大挑戰。近期,香港私隱專員公署對本地60間餐廳的電子點餐服務深入調查,發現這一新趨勢在私隱保護方面存在顯著問題。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削製作開支 助重振本地影業
專責港產片《金手指》三維掃描的本地初創Ubivox Limited,其行政總裁馮兆恒直言,科技進步的確衝擊臨時演員行業,「但不能因此就認為一項科技不好而不去使用」。他稱製作成本較高是現實問題,削弱港產片的競爭力,若能透過科技提升效益,有望再次振興香港電影。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逼真數碼臨記亮相港產片 3D掃描真身 自動「執正」省成本
去年底上映的港產片《金手指》開畫兩日票房突破千萬元;投資額亦號稱有史以來最大,戲中自然不乏人頭湧湧的大場面。電影亮相的「茄喱啡」均由特技效果製成,塑造數碼「臨記」的三維掃描工序,正是由數碼港培育初創Ubivox Limited負責。該公司亦曾協助電影《尚氣》、《別叫我「賭神」》大幅節省拍攝時間及演員開支。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晶片需求不明朗|英特爾據報推遲美俄州新廠計劃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晶片商英特爾因應市場情況有變,推遲斥資200億美元(1560億港元),在美國俄亥俄州興建新晶片工廠的計劃。根據原定計劃,該工廠將於明年投產,但消息人士指出,英特爾目前不預期有關廠房在2026年底前完成。
- Posted February 2, 2024
- 0
-
人工智能時代體驗式學習(黃岳永)
新春將至,又是一年一度「行花市」的時間。年宵市場已被視為學生體驗營商的好機會,無論是校內舉辦小型年宵市場,或是真金白銀集資競投政府年宵攤位,參與過的同學都上了寶貴一課,這正是體驗式學習優勝之處。面對這個人工智能(AI)等科技驅動的未來,把技術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體驗式學習,對下一代至關重要。
- Posted February 2, 2024
- 0
-
AI深偽技術影片騙局 (林國誠)
社交媒體迅速發展帶來訊息共享的便利,同時亦衍生了一些新型的網絡詐騙手段。筆者留意到,一種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製作的虛假影片,近日在社交媒體流行起來,這種技術被稱為「深偽技術」(Deepfake)。影片通常盜用電視台的訪談節目片段,加插用AI技術模仿不同的社會知名人士,宣稱只需小量投資即可獲得豐厚回報,實則是詐騙行為。
- Posted February 2, 2024
- 0
-
AI趨勢|微軟生產力應用程式 即日登陸Vision Pro
蘋果公司一直將混合實境(MR)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描述為主要的生產力設備。微軟即日起在蘋果程式商店App Store,推出Microsoft Teams、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OneNote、Loop等Microsoft 365應用,用戶還可使用人工智能(AI)驅動的Copilot服務,以便在虛擬空間專心處理文件。
- Posted February 2, 2024
- 0
最新文章
-
稀宇科技|「六小虎」稀宇傳申港上市 籌50億
內地「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人工智能(AI)初創稀宇科技(MiniMax),綜合外電報道稱,該公司已秘密申請來港上市。
- July 17, 2025
- 0
-
Anthropic新業務|進軍金融分析助投資
美國人工智能(AI)科企OpenAI及Perplexity近幾個月新增功能,以吸引金融服務業的客戶,目標是擴展AI的商業應用並提升銷售額。
- July 17, 2025
- 0
-
思維鏈|專家促監控「思維鏈」防風險
來自多間國際人工智能(AI)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日前共同發表立場文件,倡議把「思維鏈」(CoT)監控納入未來AI系統安全架構,作為一種補充監督手段。
- July 17, 2025
- 0
-
OpenAI管理文化|重精英管理決策迅速
不少科技人才一直想挑戰自己,躋身頂尖人工智能(AI)科企工作,惟局外人難明箇中辛酸。
- July 17,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燈夥浸大AI監測電網異常
香港電燈(02638)與香港浸會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人工智能(AI)領域的合作。
- July 17, 2025
- 0
-
AI重新定義學習|大學非唯一出路 DSE狀元善用ChatGPT 做筆記習新知
昨天是中學文憑考試(DSE)放榜日,數以萬計的應屆考生手握成績單,站上人生分岔口。輿論依舊關注狀元與升學率,社會焦點始終落在能否升讀大學這條老問題上。
- July 17, 2025
- 0
-
智慧工地|地盤設機械人巡邏更添安全
本港建築界面臨人手短缺問題,引入自主巡邏機械人、智能影像分析、邊緣計算等創新科技,可藉人工智能(AI)提升安全及效率。
- July 1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