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機械之心帶來社會創新 (黃岳永)
探討科技和社會創新的「社企民間高峰會」剛剛圓滿結束,多年來筆者都有幸參與會議的策劃和主持,今年議題自然離不開全球焦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tive Intelligence, AGI)。我們邀請了不同領域的講者,就AGI的應用、障礙,以及當中涉及的陷阱和爭議進行討論。
- Posted November 10, 2023
- 0
-
流動收看賽事直播新趨勢 (林國誠)
相信許多讀者都喜歡看體育節目,尤其現場直播的賽事。然而,香港人生活節奏緊湊,未必可經常安坐家中睇電視。有鑑於此,Now TV於2012年推出「Now隨身睇」手機應用程式,透過5G或WiFi連線,讓用戶能夠在香港任何地方隨時隨地收看賽事,筆者預見這將是未來觀看電視的主流趨勢。
- Posted November 10, 2023
- 0
-
美逾百米長混能飛艇試航
谷歌(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支持的美國飛艇初創LTA Research,其原型混能飛艇Pathfinder 1正安排低空試飛。飛艇長度124.5米,比3架波音737飛機加起來還要長。機身結構由輕質鈦和碳纖維製成,以穩定的氦氣提供升力,飛行高度可達460米。吊艙最多容納14人,配備線傳操縱、電動摩打、激光雷達等無人機技術,最高飛行時速120公里,能運載約4噸貨物。
- Posted November 10, 2023
- 0
-
ChatGPT服務中斷兩小時
美企OpenAI旗下聊天機械人ChatGPT,於本港時間周三(8日)晚上10時許,出現嚴重故障(Major Outage),至晚上11時46分恢復服務。OpenAI解釋,服務中斷達2小時21分鐘,疑跟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有關,期間亦影響OpenAI應用程式介面(API),涉及超過200萬名開發人員用戶。
- Posted November 10, 2023
- 0
-
微列印機製壓電薄膜快百倍
香港科技大學與城市大學的團隊,合作研發一種微型列印機,以靜電場力把墨水高速噴射到基板上,精確迅速地操作薄膜圖案成形,令打印壓電薄膜的速度比現有技術快100倍,結構尺寸精密且控制水平高,用於生產各類「微機電系統」(MEMS)產品,例如傳感器、可穿戴或植入式醫療儀器,有望降低量產的製造成本。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 Posted November 10, 2023
- 0
-
業界倡虛幣OTC發牌監管 JPEX教訓 參考星洲統一規範(Payment Asia 鄧桂球)
在日前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曾提及,往後會繼續按照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虛擬資產的監管框架。今次請來電子支付平台Payment Asia首席運營官及香港金錢服務業協會董事鄧桂球,分享對虛擬資產監管方面的建議,並談談在推行數碼港元時,存在哪些可預見的難題。
- Posted November 10, 2023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6/11)
上月17歲拔萃男書院學生曾憲哲失蹤事件,引起全城關注。事發超過一星期後,消防員於馬鞍山郊野公園一帶尋回曾憲哲,曾母形容,兒子仍然生還是神蹟;消防處則指出,救援團隊以無人機拍攝山野,再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分析照片,藉以縮窄搜索範圍。
- Posted November 9, 2023
- 0
-
AI生成畢業照勿忘風險(葉文瀚博士)
最近一款名為EPIK的人工智能(AI)照片編輯應用程式(App)推出AI Yearbook功能,讓用戶創造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高中風格的畢業照。該功能引發網上瘋狂討論,不少藝人、網紅亦加入這股潮流,分享其AI畢業照。AI Yearbook功能是根據用戶上傳的8至12張自拍照,生成九十年代美國高中風格的畢業照。用戶可選擇不同主題,例如運動風、搖滾樂團風、模範生風、時尚風等,然後由AI根據他們的臉型、五官、膚色等特徵,匹配最合適的髮型、服裝、背景等細節。
- Posted November 9, 2023
- 0
-
中國的國際化教育 (廖錦興博士)
中國崛起、國力增強,民眾走向小康,驅使他們投資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除了送兒女出國留學,亦有些選擇在國內優質教育機構就讀。受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留學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的人數近年明顯下降,位於內地的國際學校遂成為中高產家庭的目標。
- Posted November 9, 2023
- 0
-
傳感膠布分析腦電波 解讀病人說話助溝通
美國杜克大學為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閉鎖症候群(LIS)等神經退化疾病而喪失說話能力的人,研發出一款柔軟的大腦膠布,設計較以往的產品(上圖左)精細,並附有256個傳感器,可透過演算法解讀腦電波訊號,轉化為獨特的色調及線條,從而分析病人的說話。目前大腦膠布準確率有四成,團隊希望該研究將來能幫助病人與外界溝通。
- Posted November 9, 2023
- 0
最新文章
-
量產人形機械人三大挑戰(鄧淑明博士)
2025年科技界除了有DeepSeek平地一聲雷震撼全球,另一焦點是會跑跳自如的人形機械人。
- May 6, 2025
- 0
-
可食用機械人|RoboCake婚禮蛋糕現身世博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及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的研究團隊,與糕點廚師及食品科學家炮製了一款RoboCake婚禮蛋糕,現於日本大阪世博會展出,示範如何把機械人技術跟烹飪融合。
- May 6, 2025
- 0
-
FutureHouse|美企推4款智能代理加速科研
總部設於美國三藩市的FutureHouse是一間非營利公司,獲谷歌(Google)前行政總裁舒密特(Eric Schmidt)投資支持。
- May 6, 2025
- 0
-
Chatbot用處不大?|IG創辦人批評Chatbot無大用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社交媒體Instagram(IG)聯合創辦人賽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與美國風投公司Khosla Ventures普通合夥人考爾(Samir Kaul),日前出席國際創業社區Startup Grind演講活動。賽斯特羅姆表示,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bot)用處不大,旨在努力提高用戶參與度,並非提供真正有用的見解。 促改善回應...
- May 6, 2025
- 0
-
氛圍編程|蘋果傳夥Anthropic設編程平台
彭博記者格爾曼(Mark Gurman)爆料,蘋果公司(Apple)將夥拍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 PBC,合作開發一款「氛圍編程」(Vibe Coding)新軟件平台。
- May 6, 2025
- 0
-
AI教育|港未設人工智能專科 議員促檢視
世界各地政府愈加重視基礎人工智能(AI)教育,中國教育部去年底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到今年初北京、天津等地區,均相繼推出中小學AI教育工作方案。
- May 6, 2025
- 0
-
AI教育|阿聯酋AI成必修科 涵蓋七範疇 幼稚園至高中 從小培養專才
阿聯酋政府落實從2025/2026學年開始,增設面向幼稚園至12年級學生的AI必修學科,內容涵蓋數據與演算法、軟件應用程式、AI道德意識、現實AI應用、AI驅動創新及專案設計、AI政策、社會參與等7個範疇。
- May 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