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本地創科動態|中大城大專家研演算法 證實動物有理解數字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神經科學專家共同領導一項研究,透過大鼠實驗發現動物擁有理解數字能力(數感),為研究人類理解數字能力及相關障礙的神經科學基礎,提供關鍵的動物模型。研究團隊採用嶄新的數字學習任務、腦活動干預技術及人工智能(AI)模型,以創新方法解決大鼠是否具有數感的爭論,論文發表在學科期刊《科學進展》。
- Posted April 17, 2024
- 0
-
AI書寫偵測|Turnitin:全年600萬篇論文 八成內容為AI撰寫
不少學生以ChatGPT等人工智能(AI)工具幫手寫論文。美國龍頭教育科企Turnitin去年4月推出AI書寫偵測功能,系統分析過去一年接收的2億多篇論文,發現全球約2200萬篇論文(相當於總數11%)中有兩成內容含AI寫作痕跡。研究亦發現,至少有600萬篇論文,多達80%內容由AI撰寫。
- Posted April 17, 2024
- 0
-
AI之戰|百度AI開發者大會稱 「文心一言」用戶破二億
在昨天舉行的Create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09888)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到,在發布一年零一個月後,旗下人工智能(AI)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ERNIE Bot)用戶突破2億,API(應用程式介面)每天調用量亦超過2億,服務的企業客戶達到8.5萬。他預期,「自然語言將成為新的通用程式語言,你只要會說話,就可以成為一名開發者。」
- Posted April 17, 2024
- 0
-
生成式AI投資|生成式AI去年吸1968億 較前年飆8倍 美國佔61個模型佔主導 內地持專利最多
美國史丹福大學「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AI)發表新一份人工智能指數報告(AI Index Report 2024),涵蓋技術進步、監管、教育、經濟、政策及輿論等主要AI趨勢。長達502頁的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投資額大增,2023年產業吸引資金252.3億美元(約1968億港元),較2022年急升近8倍,甚至是2019年投資額約30倍。
- Posted April 17, 2024
- 0
-
AI之戰|OpenAI 在東京設首個亞洲據點
共同社報道,公司將開始提供加強日語文字資訊處理能力的ChatGPT定製模型,並獲得樂天和豐田汽車子公司採用。
- Posted April 16, 2024
- 0
-
數字經濟峰會2024|華為:合作構建可持續的數字世界
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及數碼港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為支持的「數字經濟峰會2024」,近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華為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官楊曉寧在「透視遠景論壇:擁抱科創新時代」中,圍繞「一起構建協作及可信賴的數字世界」主題發表演講。楊曉寧認為,隨着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以及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AI)及量子技術的興起,將對網絡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 Posted April 16, 2024
- 0
-
家用電動車充電器|施耐德充電器 首100名客戶優惠價6980元
施耐德電氣推出最新家用電動車充電器Schneider Charge,由即日起至7月31日推廣期內,首100名客戶可以低至6980元,訂購電動車充電器優惠套裝(原價17690元),保養期亦延長至24個月。
- Posted April 16, 2024
- 0
-
香港首個自主訓練AI模型|科大領導研究 支援中文英語
由香港科技大學領導、多所大學共同參與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宣布,獲港府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已開展8個人工智能(AI)研究項目,為法律、醫療及創意等度身訂造基礎模型。
- Posted April 16, 2024
- 0
-
自動駕駛|應科院自動駕駛穿梭巴士今年載客 穿梭西九文化區 配備車聯網科技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昨天舉行「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慶典。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宣布,應科院研發融合5G技術的車聯網科技(C-V2X),準備進行道路測試,在西九文化區試行自動駕駛穿梭巴士,行走M+至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路段。
- Posted April 16, 2024
- 0
-
華為電動車|華為推出智界S7系列新品Ultra 售價直降2萬 和小米SU7比怎麼樣?
上年11月,華為鴻蒙智行的首款轎車智界S7正式上市,分四款車型;昨日又發布了最新款售價智界S7 Ultra,五款車的售價由24.98萬至34.98萬(人民幣,下同)不等。那麼五款車型哪一款最適合你呢?
- Posted April 12, 2024
- 0
最新文章
-
遙距勞動指數|AI代理遙距工作 近半成品差
美國非牟利機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CAIS)與科技公司Scale AI聯合團隊,早前發表「遙距勞動指數」報告,分析AI代理模型在現實遙距工作任務的能力。
- November 7, 2025
- 0
-
AI戒指|可錄音轉寫成筆記
科技巨擘Meta的兩名前員工法米(Mina Fahmi)及洪琪洛(Kirak Hong)創辦的美國初創Sandbar,早前推出智能戒指Stream,該產品定位為「語音滑鼠」。
- November 7, 2025
- 0
-
補牙凝膠|英研創新凝膠補牙 明年應市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與國際研究人員,開發一種修復及再生琺瑯質的凝膠,當快速塗抹在牙齒表面後,能形成一層薄而堅固的保護層,滲入牙槽骨修補孔洞或裂縫。
- November 7, 2025
- 0
-
AI CEO|OpenAI冀公司由人工智能掌舵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近日出席播客節目「與泰勒對話」。他提到,自己並非親力親為所有決策,而是授權予優秀的團隊成員,這也是持續高效運作的關鍵。
- November 7, 2025
- 0
-
生物打印機|微創3D打印機 精準修復聲帶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團隊發表一款「微創原位生物打印機」(MIISB),旨在解決聲帶手術後的纖維化併發症(Post-surgical Fibrosis,PSF)。
- November 6,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城大AI科研助手 公眾登記使用
香港城市大學去年10月創立「香港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HKAI-Sci),該院昨推出專業人工智能(AI)科研助手SciencePal(https://sciencepal.ai),開放公眾登記使用。
- November 6, 2025
- 0
-
科技趨勢|十大科技趨勢揭示轉型路向
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公布《2026年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指出世界即將步入由人工智能(AI)驅動和連結的新時代,任何單一技能都難應付未來需求。
- November 6,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