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生成式AI創新大學教學契機 (方保僑)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在各行各業扮演重要角色。近期,Microsoft香港與本港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合作,推動生成式AI技術在教與學的應用,此舉無疑會對香港教育體系造成深遠影響。生成式AI是一項新型AI技術,使用小量數據生成全新內容,推動創新及提高效率。Microsoft香港利用Azure OpenAI Service的GPT模型,與8間大學合作,將此技術應用於教學、研究和營運。
- Posted September 4, 2023
- 0
-
VIV Pass限售萬個 着重應用非炒賣
GYMetaverse營銷總監徐浩表示,目前虛擬貨幣L4W僅用於兌換獎賞,無法換成比特幣之類的其他加密貨幣,公司現時亦未有首次代幣發行(ICO)計劃,「不希望外界覺得,我們開發虛擬貨幣來炒賣。」
- Posted September 4, 2023
- 0
-
運動App賺獎賞 健身室免簽約 Web3虛實結合 分析正確姿勢
經歷3年疫情,鼓勵運動及健身的手機應用程式多不勝數,款式五花八門。區塊鏈技術及Web3概念興起,更衍生出邊跑邊賺(Move to Earn)之類模式,惟熱潮很快便冷卻。然而,有本地運動科企仍嘗試探索,開發Web3虛實結合的應用模式,以人工智能分析及遊戲元素吸客。
- Posted September 4, 2023
- 0
-
哪吒汽車年內科學園設總部
內地合眾新能源汽車(簡稱哪吒汽車)昨在科學園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計劃年底前在科學園成立國際總部,開設逾4萬方呎的智能研發中心,料將聘用近600名研發人員,當中以港人為主。是次投資額預計以億元計,公司又透露未來1至2年在港上市。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
Alpha一代與人工智能 (黃岳永)
一年容易又開學,這個學期會出現一個重大轉變:迎接α(Alpha)世代的學生,以及學校正式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來輔助教學。對於一出生便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一眾應用程式為玩具,對科技產品全不陌生的α世代而言,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他們。如何在這次教育改革避開當中陷阱並開拓新的可能性,是本學年的最大挑戰。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
網上足跡易洩露個人身份 (林國誠)
網上足跡是指個人在網上的活動紀錄,可以是主動發放的資訊,亦可能在使用互聯網時無意中留下,例如網頁瀏覽紀錄、線上交易或位置等。當我們在網上活動時,無論是社交媒體分享生活點滴,還是在線上購物或搜索,也會不經不覺留下網上足跡。這些數據和訊息若被追蹤、收集、分析和儲存,便可得知一個人的喜好、行蹤及網上言行。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
港15初創登亞洲百大關注榜
《福布斯亞洲》公布本年度「2023亞洲最值得關注100間企業」名單,香港共有15間初創企業入選,當中近半具備本地大學背景或有份注資,3間公司來自香港理工大學(Telefield Medical Imaging、Eieling Technology、Fleming MedLab)、兩間來自香港城市大學(Cellomics、Jotbody),兩間來自香港科技大學(PanopticAI、Ephod Technology)。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
Meta允刪第三方數據 免被用作訓練AI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科企收集數據訓練AI模型,隨時牽涉個人敏感資料。Meta Platforms本周更新「Facebook幫助中心」網站,用戶可透過一份「生成AI數據主體權利」表格,容許訪問、更改或刪除來自第三方的任何個人數據,以免被用於訓練生成式AI模型。財經頻道CNBC提醒,fb評論及Instagram照片等由於屬Meta第一方數據,有可能被用作訓練AI。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
台引入首隻電子產品偵測犬
近年科技罪案日漸增加,體積細小的電子產品可收藏大量犯罪證據。台灣警政署在美國洛杉磯郡警局引薦下,接洽到非牟利組織Operation Underground Railroad,訓練出台灣首隻電子產品偵測犬(K9 ESD),更取名為Wafer(晶圓),象徵領先世界的半導體產業。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
Sandbox睇好虛擬土地潛力 打造專屬社區 引入知名品牌 (The Sandbox Sebastien Borget)
元宇宙平台The Sandbox一直積極在自家虛擬土地舉辦特色活動,本地不少大型企業,例如港鐵港鐵、新世界發展旗下K11等亦有涉足該平台,宣傳品牌形象,更有偶像在虛擬世界內跟支持者互動,惟近期熱潮似有降溫之勢。今次請來The Sandbox聯合創辦人兼營運總監Sebastien Borget介紹公司發展及賣地安排,並透露未來大計。
- Posted September 1, 2023
- 0
最新文章
-
AWS報告|近半企業年度預算 GenAI居首
亞馬遜(Amazon)雲端運算部門AWS發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採用指數》報告,涵蓋對美國、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日本、南韓及英國3739位資訊科技(IT)決策者的調查成果。
- May 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磁控血液機械人治顱內腫瘤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聯同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王奔副教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研究員徐天添博士等港深聯合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械人,於顱內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May 8, 2025
- 0
-
量子晶片|思科新量子晶片可分散式運算
互聯網設備供應商思科(Cisco)周二(6日)發布一款量子糾纏晶片原型,將量子電腦聯網以實現分散式運算,有望把實用量子運算提早5至10年;研究成果發表在論文平台arXiv。
- May 8, 2025
- 0
-
Hugging Face|雲端AI代理自動瀏覽搜尋
人工智能(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近日推出新服務Open Computer Agent,這是可透過網頁存取的免費雲端AI代理工具,能夠在Linux系統虛擬機器上運行。
- May 8, 2025
- 0
-
三藩市復甦|科企重投三藩市 黃仁勳歸因AI 預言智能機械人5年內普及
美國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惠普、Palantir及甲骨文相繼將總部遷出三藩市。亦不乏其他行業領袖,選擇遷往奧斯汀、邁阿密等城市。
- May 8, 2025
- 0
-
AI代理|採用率料兩年飆3倍
美國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發布最新全球調查,發現採用數碼勞動力不僅是大趨勢,更是一場商業策略革命,預計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的採用率,未來兩年將由15%升至64%,升幅相當於3.27倍。
- May 7, 2025
- 0
-
國產量子計算系統|中國第四代量子測控系統面世
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推出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標誌內地量子運算產業具備可複製、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能力,為量產百比特級量子電腦奠定產業化基礎。
- May 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