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網紅遭AI微波爐發死亡威脅
美國YouTuber Lucas Rizzotto利用OpenAI的語言模型GPT-3,把一款亞馬遜智能微波爐,改造成其兒時幻想中的朋友「磁控管」(Magnetron),怎料跟這部AI微波爐交談時,卻感受對方發出的死亡威脅,最後只好拔下電源,忍痛丟棄。
- Posted April 22, 2022
- 0
-
獵頭淡季不淡 招聘職位倍增
移民潮加劇本地科技人才荒,專業人才招聘顧問華德士集團資訊科技與轉型高級經理曾沅樺指出,自去年1月起,公司平均每周收到的科技職位新空缺,由過往約10至15個,倍增至約30個。
- Posted April 22, 2022
- 0
-
創科界獻策解疫下人才荒 (數碼港創業學會 盧文聰)
本港兩年多以來實行嚴格防疫措施,海外人才無法順利抵港,企業只好不惜重金互相挖角。究竟科企目前在招攬人才上遇到什麼困難?今次請來數碼港創業學會聯合會長盧文聰分享看法。
- Posted April 22, 2022
- 0
-
港鐵進駐Sandbox 虛擬土地建車站
港鐵(00066)今日宣布進駐Animoca Brands旗下去中心化遊戲虛擬世界The Sandbox,將在虛擬遊戲領域內以鐵路為主題,締造獨一無二、具趣味性的獨有體驗。透過於The Sandbox購入虛擬土地,港鐵目標是進一步與顧客尤其是青年人互動。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18/04)
移英港人羅智恒及其太太開設網店Ro Taste Food and Grocery,專門售賣本港以至亞洲食品,例如合味道杯麵、媽咪麵、蛋捲,亦有蝦醬、頭抽、湯料,甚至南北杏等中式乾貨,讓異鄉人可時刻品嘗家鄉風味。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
電動車業得電池者得天下 (廖錦興博士)
在氫能車未普及前,電動車將會是主要承載工具。有別於燃油汽車,電動車的「三電」(電動機、動力電池和電控系統)是核心所在,「三電」質素直接影響電動車的表現,如續航力、安全性和操作穩定性。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
煙霧器感應煮燶味 跟手接通外賣點餐
荷蘭麥當勞近日推出一款巨無霸造型的煙霧感應器McDelivery Detector,一旦探測到食物煮燶出煙,會即時響起經典廣告歌I'm Lovin' It,並會根據用戶預設的餐點,在離家最近的快餐店下單,最快數分鐘送上門。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
空中雲滙支援中小企疫後重啟
全球金融科技企業Airwallex(空中雲滙)宣布投入225萬港元,為香港中小企業推出支援計劃。在未來3個月,空中雲滙將與其本地合作夥伴等,共同開展一系列專項支援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優化運營成本,助力其恢復發展。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