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專家解構試當真發行NFT爭議
本地YouTube頻道試當真,近日計劃推出NFT。然而,計劃公布後卻收到不少負評,甚至有斂財之嫌,正反意見壁壘分明。有區塊鏈專家認為,試當真今次利用NFT發行會籍,只要日後會員福利值回票價,便難以說是騙財。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
美初創空氣煉酒 吸資2.3億 捕捉二氧化碳 製乙醇產伏特加
美國初創Air Company發明碳轉化反應器,通過模擬光合作用,捕獲空氣的二氧化碳,再轉化為無雜質的乙醇,用作生產伏特加、消毒洗手液及淡香水,把污染物變為高價產品。
- Posted April 21, 2022
- 0
-
軟銀注資港企鎧耀 年底推公交機械人
日本軟銀機器人(SoftBank Robotics)宣布,注資本港鎧耀環境衛生科技(AVALON SteriTech),深化其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交易料於今年4月底,待滿足慣常完成條件後完成。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恢復國際航班刻不容緩 (香港總商會)
自2020年1月香港出現新冠確診個案後,政府便一直透過多重邊境管制措施,防止病毒進入本港。從那時起,作為全球最繁忙樞紐之一的香港,幾乎關閉了邊境。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吹氣驗新冠九成準確 FDA緊急授權開綠燈
美國檢測設備公司InspectIR近日開發一款新冠病毒呼氣檢測儀COVID-19 Breathalyzer,透過氣相色譜法–質譜法聯用(GC-MS)技術,識別新冠病毒感染者呼氣樣本,聲稱靈敏度達91.2%,3分鐘即可獲得結果;有關設備已獲FDA緊急使用授權。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美研超聲波治癌 無創分解肝腫瘤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團隊利用高振幅微秒長度的超聲波脈衝(約700kHz),以無創方式分解大鼠50%至70%的肝臟腫瘤,同時刺激其免疫系統,清除餘下腫瘤。團隊聲稱超過八成經治療的大鼠,未出現復發或轉移情況,將來有望為人類治療癌症。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調味筷子微電流為食物「加鹹」
日本飲料製造商麒麟控股上周宣布,與明治大學的宮下芳明研究室合作,研發出全球首款「調味筷子」。筷子頂端有特製金屬組件,可釋出電流以刺激舌頭味蕾,助「重口味」食客享用低鈉食品。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3D針織打印技術奪發明展金獎
本地科企InLab 3D Print夥拍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及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發3D針織打印技術,所製造出的彈性物料,可用來生產家具部件、手袋、鞋履等物品,近日更憑相關技術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金獎。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新聞傳媒趕NFT熱籌近億 《時代》佔八成 擬聘CFO攻區塊鏈
自2021年3月以來,各大新聞出版機構透過出售NFT,至今集資近1200萬美元(約9360萬港元)。當中《時代》雜誌最標青,包攬業界NFT收入超過八成。
- Posted April 20, 2022
- 0
-
移英男開港美食網店解鄉愁 投資逾30萬 主打杯麵醬料湯包
移英港人羅智恒及其太太開設網店Ro Taste Food and Grocery,專門售賣本港以至亞洲食品,例如合味道杯麵、媽咪麵,亦有蝦醬、頭抽,甚至南北杏等中式乾貨,讓異鄉人可時刻品嘗家鄉風味。
- Posted April 19, 2022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