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恐怖貓NFT開賣 標榜藝人加持
NFT品牌Meowdel,今日公開發售8888幅作品,白名單及公開發售定價分別為0.08枚及0.1枚以太幣(ETH),聲稱獲得蔚雨芯、林盛斌、關楚耀、陳靜、連詩雅、湯洛雯、洪卓立、胡鴻鈞等本地藝人支持。
- Posted February 25, 2022
- 0
-
藝人投身NFT世界 (數碼港加速器計劃成員陳奐仁)
NFT熱潮正盛,吸引不同界別創作者投身,嘗試鑄造及推出自家NFT,惟大眾對背後的區塊鏈特性認知未必很深。今次請來曾三度推出NFT項目的音樂人陳奐仁,分享個人鑄造NFT經驗,以及與數碼港合作設立加速器計劃的目標。
- Posted February 25, 2022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21/02)
第五波新冠疫情大爆發,街道上人流顯著減少。本地初創Dayta AI自家研發的AI系統Cyclops,在分析人流數據後發現,自今波疫情以來,商場人流平均下跌六成,商舖的人流更只及爆疫前八分之一。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跨區辦學締造共贏 (廖錦興博士)
跨區辦學的挑戰在於香港學生是否願意北上,及內地高校以公辦模式為主與香港的院校自主模式大相逕庭。同時兩地文化、語文和優勢科目亦有差異,對收生率和提升學術研究水平有一定的難度。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索尼PS VR2頭盔 沿用黑白配色
日本索尼(Sony)昨公開旗下新款虛擬實境(VR)頭盔PlayStation VR2(PS VR2),以及其控制器PlayStation VR2 Sense的外形設計。索尼已向遊戲開發商發放PS VR2開發套件,惟未知產品售價及開賣日期。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星洲研鏡片新塗層防霧氣
遇上溫暖潮濕天氣,不少戴眼鏡人士,鏡片上都會出現霧氣,妨礙視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近日開發一種全新塗層。即使鏡頭放在蒸氣上,塑膠鏡片仍不會起霧,並且可自行清潔。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高頻聲波刺激幹細胞重建骨骼
間充質幹細胞是源自骨髓的多能細胞,可遷移至損傷部位,促進骨再生並抑制免疫反應。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發現,把幹細胞暴露在10MHz高頻聲波下,可誘導幹細胞轉化為骨細胞,不但設備便宜、使用簡單,更可同時處理大量細胞。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鴻海攻元宇宙 逾億入股XR初創
為建構更完整元宇宙生態,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周二(22日)宣布,與延展實境(XR)初創XRSPACE簽訂合作備忘錄。鴻海首階段將向XRSPACE投資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並取得股權,未來更有權向其投資1億美元(約7.8億港元)。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唱作人睇片自學NFT 月賺7.8萬 市場總值3432億 交易均價七千八
以色列自由工作配對平台Fiverr一項調查發現,美國有三分二的「斜槓族」(Slasher,泛指多重職業人士),透過買賣及創作NFT獲利;去年第三至第四季度期間,在平台發布NFT及相關服務,人數增加2.78倍,用戶收入亦飆升3.74倍。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
推動創科發展 五大措施擲160億 成立策略性創科基金 培植具潛質企業
《財政預算案》提出五大措施推動創科發展,涉資約160億元。其中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將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用作成立「策略性創科基金」,專注科技投資。
- Posted February 24, 2022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