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互聯網之父源代碼NFT拍賣 底價1000美元 收益全部捐出
蘇富比拍賣行下周三起一連8日,拍賣由發明萬維網、有「互聯網之父」之稱的英國電腦科學家伯納斯–李爵士,以非同質化代幣(NFT)形式,發行近萬條原創源代碼,拍賣起標價1000美元。
- Posted June 17, 2021
- 0
-
思想馬拉松 迸發新知識 (車品覺)
前兩星期我在北京參加了以「融合.創造與連接未來的新可能」為主題的第四屆「思想馬拉松」。活動結束時,計時器定格在23小時11分58秒。興奮的心情讓我當晚回到酒店後還是久久不能入眠。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自駕電動單車結合AI避障礙
近日一名內地工程師稚暉君研發了一款自駕電動單車。他透過自行設計的自動控制系統,由傳感器及晶片作為「大腦」,再配合一套感知及控制算法,開發歷時約4個月,獨力把一部傳統單車改造為自駕單車。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新技術自動補裂縫 混凝土壽命增三倍
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PI)研究人員發現,人體紅血球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其轉化反應非常快,能加速修復及加強混凝土的結構,延長使用壽命,研究發表在期刊Applied Materials Today上。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DHA助減癌症發病率
不飽和脂肪被稱為「好脂肪」,深海魚類常見的Omega-3脂肪酸中, DHA對大腦功能、視覺及調節炎症的角色尤其重要。近日有研究發現,DHA及相關的脂肪酸能減慢腫瘤生長速度,有助降低癌症發病率。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黑客訛稱失手機騙權限攻陷EA
美國遊戲開發商藝電(EA)上周遭黑客入侵,竊取約780GB大小的遊戲原始碼,以及相關內部工具。科技網站Motherboard指出,黑客通過即時通訊平台Slack,以詐騙手段輕易獲取EA內部網絡權限。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晶片短缺 假貨湧現存隱患 舊零件新包裝 採非官方電路
科技新聞網站ZDNet報道,市場近期湧現一些假晶片,內部採用非官方設計電路,或重用電子廢物的舊零件,擦除晶片表面的舊標記、清潔並重新包裝,看起來像是新的,買家不慎使用將存在安全風險。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四分三私募投資者按ESG調整策略
科勒資本發表新一期《全球私募股權晴雨表》報告,顯示有限合夥人在未來幾年的私募股權投資組合將受兩大因素影響,其中四分之三的LP將因應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等相關問題調整投資策略。
- Posted June 16, 2021
- 0
-
數碼港元是否可行? (方保僑)
金管局除了會繼續研究批發層面的央行數碼貨幣外,亦正與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合作,探索零售層面的央行數碼貨幣,稍後並會開始研究本地零售數碼港元(e-HKD)的可行性以及相關風險。
- Posted June 15, 2021
- 0
-
南亞裔學霸開發AI出題系統
香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青年Ali Shamaz,大學未畢業已兩度創業。自小身為「學霸」的他,綜合過去多年補習經驗,開發了一套學習解決方案Fan{task}tic,宣稱結合人工智能(AI)及機器學習技術,能夠針對每位學生的能力,度身定造功課及試題,提升成績之餘又能減輕老師負擔。
- Posted June 15, 2021
- 0
最新文章
-
科企出海|網龍夥中科聞歌 AI技術出海
網龍(00777)及其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日前聯同中科聞歌成立戰略聯盟,成為境外唯一出海平台與商業化夥伴,以推動內地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出海。
- August 18, 2025
- 0
-
GEO|AI概覽添流量 重塑行銷策略
NP Digital最近發布報告,在美國訪問了1000位美國成年人,亦聯繫600名全職從事行銷、市場研究、銷售及廣告工作的專業人士,探討SEO趨勢,以及對行銷績效及策略的影響。
- August 18, 2025
- 0
-
識別AI片|九招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影片
科技媒體Mashable於是傳授九大招數,讓觀眾以更敏銳的眼光及懷疑態度,發掘內容中的蛛絲馬跡,識別AI生成的病毒影片。
- August 18, 2025
- 0
-
科幻科學|學者倡對未來科技超前部署
最近德國、加拿大及法國的3位學者提出一種「科幻科學」(sci-fi-sci)概念,試圖以實驗模擬未來科技,收集參與者的態度及行為數據,預測科技對社會的可能影響,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
- August 18, 2025
- 0
-
代孕機器人|全球首款料一年內面世 技術突破與倫理爭議並存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於北京舉行,市場傳出,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領銜的科研團隊,正研發全球首款配備「人工子宮」的仿人機器人,能夠模擬真人從受孕至十月懷胎直至分娩的全過程,售價預計不逾人民幣10萬元,並有望在一年內推出。
- August 15, 2025
- 0
-
Figure AI機械人|美機械人懂自動摺毛巾
毛巾質地柔軟,沒有固定形狀,摺疊時容易起皺或纏結。如此沒特定幾何形狀可記住,也沒有單一「正確」抓握點,對人形機械人甚具挑戰。
- August 15, 2025
- 0
-
科企職場文化|OpenAI新丁派心得 面試要謙虛
一位剛加入OpenAI的資深研究員奧菲斯登(Bas van Opheusden),近日在社交平台X公開長達8頁的求職技巧,講解如何在人工智能(AI)職位面試脫穎而出。
- August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