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丙肝藥物證能抑制新冠毒
中大與港大醫學院團隊發現,曾用於治丙型肝炎藥物司美匹韋(Simeprevir),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體內繁殖,若與目前用於治療新冠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合用,效力比單用瑞德西韋高100倍。團隊已展開動物實驗,冀半年後有初步結果。
- Posted May 11, 2021
- 0
-
香港的疫苗針卡 (方保僑)
食環署推出的「驗證二維碼掃描器」,可掃描「疫苗針卡」上的二維碼,識別市民是否已接種疫苗。惟筆者發現,若使用普通的二維碼掃描器查核針卡上的二維碼,竟可取得接種者的部分個人資料。
- Posted May 10, 2021
- 0
-
港初創去年度融資額料超疫前
初創疫下營商困難,惟亦有不少新機遇。投資推廣署(InvestHK)初創企業主管陳幗貞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在數碼轉型大趨勢下,不少初創轉戰網絡開拓另類商機,跨國投資者也透過遙距會議發掘具潛力的公司。
- Posted May 10, 2021
- 0
-
金融訊息平台疫市用戶增42%
疫情令金融銀行業加快數碼轉型,金融雲端訊息及協作平台Symphony疫市需求急增,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David Gurle接受本報專訪稱,由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平台每月活躍用戶增加42%,訊息處理量按年飆2.8倍。
- Posted May 10, 2021
- 0
-
AI編更手機打卡易計數 雲端睇出勤紀錄 本港大學採用
有本地初創研發出支援人工智能(AI)的編更系統PinShift,並整合了員工打卡簽到和發薪功能。系統推出至今不足一年,已錄得800名登記用戶,以紓解前線管理人員的行政壓力。
- Posted May 10, 2021
- 0
-
Reframe需要同理心 (黃岳永)
俗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面對困難時將自己Reframe,重新定位思考是一個好方法。然而Reframe不只是換個框架,還要接受新身份,在心理上作出改變。
- Posted May 7, 2021
- 0
-
蘋果AirTag易洩行蹤恐濫用
《華盛頓郵報》早前就蘋果公司新推出的藍牙追蹤器AirTag,進行為期一周的測試,發現蘋果的「尋找」(Find My)功能出色,網絡系統每隔幾分鐘,就更新一次移動軌跡,要確認AirTag位置毫無難度,卻潛伏行蹤外洩的安全隱患。
- Posted May 7, 2021
- 0
-
SleekFlow獲戈壁注資過百萬
數碼港培育初創SleekFlow近日獲得七位數字港元的Pre-A輪投資,投資者為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的資金經理戈壁創投。新資金將用於擴展海外業務,首先進軍東南亞市場。
- Posted May 7, 2021
- 0
-
學者促港府加速開放數據
地理空間數據看似深奧,事實上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透過手機地圖尋找路線、查看巴士實時位置、追蹤新冠肺炎病例等。有本地學者認為,地理空間數據用途廣泛,商業價值龐大,亦是發展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
- Posted May 7, 2021
- 0
-
誰偷走蓋茨85%身家 (高天佑)
微軟1986年IPO上市後,蓋茨曾最高持有該集團45%股權,假若他至今「一股不賣」,今日身家應高達8500億美元。蓋茨自2000年起推動財產多元化,又買股票又買農地,身水身汗搞一大輪,反而令潛在身家縮水85%,這是否意味他做錯了?
- Posted May 7, 2021
- 0
最新文章
-
科企出海|網龍夥中科聞歌 AI技術出海
網龍(00777)及其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日前聯同中科聞歌成立戰略聯盟,成為境外唯一出海平台與商業化夥伴,以推動內地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出海。
- August 18, 2025
- 0
-
GEO|AI概覽添流量 重塑行銷策略
NP Digital最近發布報告,在美國訪問了1000位美國成年人,亦聯繫600名全職從事行銷、市場研究、銷售及廣告工作的專業人士,探討SEO趨勢,以及對行銷績效及策略的影響。
- August 18, 2025
- 0
-
識別AI片|九招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影片
科技媒體Mashable於是傳授九大招數,讓觀眾以更敏銳的眼光及懷疑態度,發掘內容中的蛛絲馬跡,識別AI生成的病毒影片。
- August 18, 2025
- 0
-
科幻科學|學者倡對未來科技超前部署
最近德國、加拿大及法國的3位學者提出一種「科幻科學」(sci-fi-sci)概念,試圖以實驗模擬未來科技,收集參與者的態度及行為數據,預測科技對社會的可能影響,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
- August 18, 2025
- 0
-
代孕機器人|全球首款料一年內面世 技術突破與倫理爭議並存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於北京舉行,市場傳出,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領銜的科研團隊,正研發全球首款配備「人工子宮」的仿人機器人,能夠模擬真人從受孕至十月懷胎直至分娩的全過程,售價預計不逾人民幣10萬元,並有望在一年內推出。
- August 15, 2025
- 0
-
Figure AI機械人|美機械人懂自動摺毛巾
毛巾質地柔軟,沒有固定形狀,摺疊時容易起皺或纏結。如此沒特定幾何形狀可記住,也沒有單一「正確」抓握點,對人形機械人甚具挑戰。
- August 15, 2025
- 0
-
科企職場文化|OpenAI新丁派心得 面試要謙虛
一位剛加入OpenAI的資深研究員奧菲斯登(Bas van Opheusden),近日在社交平台X公開長達8頁的求職技巧,講解如何在人工智能(AI)職位面試脫穎而出。
- August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