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城大聯合實驗室增6企 谷科研商品化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宣布,再有6間科企加入其聯合實驗室計劃,包括ASM太平洋、金山工業、微軟香港、信和集團、數碼通電訊及信佳國際,共同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
- Posted January 15, 2021
- 0
-
虛擬表演疫市突圍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彭子傑)
各地在疫情影響下,本地的藝術及娛樂界別陸續透過網上直播,又或引入虛擬角色,為觀眾帶來新鮮感。今次請來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彭子傑講解疫情下突圍新招,以及有關技術發展趨勢。
- Posted January 15, 2021
- 0
-
香港宜盡早加入RCEP (梁穎準)
有人或會質疑,香港身為貿易自由港,而且已經與四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地區有雙邊貿易協定,為何還要參與加入這《協定》呢?筆者認為起碼有以下四個主要原因。
- Posted January 15, 2021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11/01)
WhatsApp近日公布新使用條款,要求用戶在2月8日前,同意分享賬戶資料予母公司Facebook,否則無法再使用該軟件,事件引發個人私隱憂慮及「社交移民潮」。
- Posted January 14, 2021
- 0
-
網紅大洗牌 (高天佑)
近日「網絡大遷徙」成為熱話,不只影響YouTuber,對於fb、IG等主流平台的網紅同樣構成衝擊。然而「亂世出英雄」,這場大遷徙亦有機會造就新晉網紅崛起。
- Posted January 14, 2021
- 0
-
不一樣的農曆新年 (方保僑)
某天,我看見一個網上訂製利是封的廣告,忽發奇想,雖然「派利是」是農曆新年傳統習俗,但疫情關係,今年大家應該會減少拜年,因而可能會減少派利是,是否會隨之而用少了利是封?
- Posted January 14, 2021
- 0
-
超聲波測尿意 解失禁困擾
今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亮相的DFree設備, 本身是一種超聲波傳感器,只要把它綁在下腹位置,透過測量膀胱大小,預測何時要去洗手間;警報更可配合應用程式發送到手機。
- Posted January 14, 2021
- 0
-
逾半美國人社媒看新聞 三分一人首選面書
社交平台充斥大量似是而非的假新聞,但不少人仍以此途徑獲取資訊。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美國人定期在社交媒體看新聞,當中約三分一人更習慣在Facebook了解世界大事。
- Posted January 14, 2021
- 0
-
金融業採數碼檔案效率飆
美國軟件商Adobe公布一項調查發現,亞洲及其他地區金融服務機構當中,有逾七成受訪者認為,加快採用數碼檔案工作流程,有助提高員工生產力,甚或改善客戶體驗。
- Posted January 14, 2021
- 0
最新文章
-
高通|新PC處理器運算提效27%
美國智能手機晶片商高通(Qualcomm)行政總裁阿蒙(Cristiano Amon),周一在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主題演講,並發布下一代個人電腦(PC)處理器Snapdragon 7 Gen 4,另表明將進軍數據中心市場。
- May 21, 2025
- 0
-
AI辯論|AI把辯論對手起底 可增勝算
無論跟人類或人工智能(AI)辯論,最忌讓對方知悉自己的底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以及意大利布魯諾凱斯勒基金會近日進行有關AI說服力的研究。
- May 21, 2025
- 0
-
Apple|蘋果六大失誤 拖慢AI步伐
蘋果公司(Apple)於去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預告推出新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距離首次發布至今一年,其人工智能(AI)服務未見實質進展。
- May 21, 2025
- 0
-
要塞英雄|智能黑武士爆粗 毀《星戰》形象 遊戲生成對話不依劇本 被惡意玩家引導
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於全球極具影響力,理當是應用人工智能(AI)的絕佳範例,無論在視覺、聲音或敍事層面,皆有開發提升品牌層次的無限潛力。
- May 21, 2025
- 0
-
輝達|台灣總部落戶北投士林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行政總裁黃仁勳昨天在主題演講宣布,工業AI時代已來臨,將與鴻海、國科會、台積電合作,為台灣建造AI基礎建設。他在演講尾聲證實,輝達台灣總部選址北投士林科技園,將命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
- May 20, 2025
- 0
-
AI程式|團結基金推「趣學普通話」App
本地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旗下中國文化研究院與騰訊(00700)基金會,日前合作推出教育公益項目「趣學普通話」。
- May 20, 2025
- 0
-
MIT|籲撤回博士生AI研究論文
一篇標題為〈人工智能、科學發現及產品創新〉的論文,由MIT經濟學博士生撰寫。該文發現AI工具輔助的科學家,較沒有技術支援的同行更有效率。
- May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