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東芝擬售美核電業務止血
東芝表示,將重新評估Westinghouse在集團內的位置,或會以出售控制性股權的方式分拆出去,又強調Westinghouse約八成收入來自穩定的燃料與服務業務,相信不難吸引買家。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服務業缺人手 數碼專才吃香 (紀曉風)
國際人力資源機構香港ManpowerGroup向本地6個行業共750名僱主了解今年第二季招聘意欲,發現78%僱主無計劃未來三個月調整員工數目, 反映大部分公司維持現況,其餘17%表示會請人,3%縮減人手。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中國金融科技須知 (陳凱)
27家估值逾1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估值高於10億美元的非上市初創企業)中,中國企業就佔了8家。中國現有760萬名金融服務從業員、逾750家政府主導的基金和活躍的IPO市場,為金融科技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馬桶收集健康數據 (車品覺)
大家做夢也想不到,有公司居然把馬桶也作為採集數據的對象!想深一層其實很合理,這個感測器會採集你每天糞便的影像作光譜檢測,再結合大數據作健康分析及管理,豈不妙哉?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大豆專家獲8100萬研究解糧荒(紀曉風)
致力大豆遺傳基因研究的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林漢明教授,聯同港大、科大和浸大15位專家,與內地、英美及阿根廷的國際夥伴合作,成立跨院校、跨國界的「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富貴手機Vertu 4.7億易手
Vertu於1998年由芬蘭手機生產商諾基亞(Nokia)創立,總部設於英國。該品牌走高檔路線,機身採用貴價物料製成,例如皮製機殼、藍寶石屏幕等,每部手機平均售價約6萬港元。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親熱App洩密賠近3000萬
有兩名美國用戶認為,SIC此舉有違誠信,遂在去年9月告上法庭。最後,雙方於上周達成和解協議,SIC願意支付375萬美元賠償予受影響的用戶,並銷毀收集到的個人資料。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國產無人潛艇 4K超清探深海
Power Ray將於下月公布售價,主打對象是釣魚愛好者,因為它可掛上魚餌,近距離吸引魚類上釣。有專家認為,無人潛艇可潛入海底裂縫或潛水員無法抵達的空間,減低海洋探索成本。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刁鑽探索新挑戰 創新機械人任我行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無人機及機械人日漸普及,擔當了不少探索任務,此舉既可降低成本,也可潛行人類去不到的地方,有助科學研發。
- Posted March 15, 2017
- 0
-
英特爾1193億購自駕技術 併以色列科企 歷來最大宗
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同意以153億美元(約1193億港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商Mobileye,是歷來最大宗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被收購交易,可說是以色列IT業一大勝利,也反映科技公司及車廠爭相投資自動駕駛技術
- Posted March 14, 2017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演算法 手機監測光污染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本地光污染量分布嚴重不均,僅僅是維港兩岸建築裝飾照明,已佔夜空亮度一半。
- July 29, 2025
- 0
-
AI趨勢|穩定幣催生「智能合約」應用
隨着全球穩定幣立法框架愈趨完善,於美國納斯特上市、機構級加密金融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Amber Premium,其首席執行官兼董事Wayne Huo接受《信報》訪問時稱,不少金融機構、家族辦公室入場配置數碼資產,催生「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應用。
- July 2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阿里校際生成式AI比賽啟動
第二屆「雲遊通義–阿里雲校際生成式AI比賽–香港站」昨正式啟動,活動由阿里巴巴(09988)的數字技術與智能骨幹業務阿里雲主辦,香港教育城(EdCity)等機構協辦。所有合資格的參賽者,均可獲得由阿里雲頒發的參賽證書,勝出隊伍將有機會參觀阿里杭州總部。
- July 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企推全球首個賽馬問答模型
本地初創維納智能(Wiener Intelligence)昨舉辦產品發布活動,展示多項針對本地需求研發的人工智能(AI)技術,並宣布跟多間機構成立「維納智能生態聯盟」,共同推動更多AI在地落地與跨域應用。
- July 9,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