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CEO-AI News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新曝光系統可應付眩光
傳統自動曝光(AE)系統,在突發性光照突變的場景,例如進出隧道、眩光干擾時表現未如理想。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腦科學系及電機電子工程系潘佳與彭禕帆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革命性的「神經形態曝光控制」(NEC)系統,為極端光照變化下的機器視覺帶來突破進展。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AI變聲|法企藉人工智能改客服口音
法國客戶關係管理公司Teleperformances(TP),早前與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Sanas組成策略合作夥伴,冀藉其技術轉化員工口音,達致更清晰的語音,減少客戶溝通過程的誤會。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AI造船廠|南韓現代重工建AI造船廠
南韓造船公司現代重工(HD Hyundai),與美國大數據分析服務商Palantir、人工智能(AI)龍頭晶片廠商輝達(Nvidia)及德國西門子(Siemens)等科企巨頭聯手,在2030年前引進AI技術,合作建設自動智能造船廠。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保障私隱|網安公司AI助企業抵禦黑客
美國網絡保安公司Check Point CPX 2025活動圓滿結束,會上展示旗下人工智能(AI)安全防護服務Infinity平台,旨在利用混合網狀安全防護策略,幫助企業防範威脅。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通用人工智能(AGI)
意指能像人類一樣執行廣泛認知任務的AI,惟其定義尚無共識。有學者認為應具自我學習、推理、適應和創造力,也有人強調須在不同環境下,獨立自主完成複雜任務。OpenAI等領先企業多視為下一目標,聲稱未來一兩年內能實現。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AI趨勢|美國富商社媒教路 趁早學AI一生受用
活在人工智能(AI)加速時代,親子關係正出現微妙變化。有家長「超前部署」,預早向年紀尚小的孩子,介紹各種AI應用技巧,讓他們及早裝備自己,為日後生涯規劃鋪路。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預算案多元推動創科(方保僑)
在全球經濟風雲變幻之際,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政策措施,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樞紐的地位,並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 Posted March 3, 2025
- 0
-
調查揭知識匱乏成使用AI障礙
時至今日,人工智能(AI)不僅是執行工具,更成為主要的知識夥伴。開放數據科學會議(ODSC)發表2025年最新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專業人士日常工作流程中,AI正成為不可或缺一部分。
- Posted March 3, 2025
- 0
-
Petsona|採人類食物標準生產添信心
首創犬隻脫水鮮食的本地初創Petsona,其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杜佩穎曾經在本地寵物險企就職,是公司早期成員之一,後因家庭原因離開公司,惟對狗狗相關事業念念不忘,決心創辦Petsona。
- Posted March 3, 2025
- 0
最新文章
-
超級AI誕生 是突破抑或風暴?(方保僑)
當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興建「Colossus超級電腦母艦」的消息傳出後,大眾再度聚焦於「超級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ASI)這關鍵議題。
- September 1, 2025
- 0
-
Grok Code Fast 1|xAI新編程模型限時免費用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人工智能(AI)科企xAI,日前推出推理模型Grok Code Fast 1,專門為日常開發工作而設計,特別擅長代理程式編碼。
- September 1, 2025
- 0
-
GPT-Realtime|OpenAI語音助手能捕捉笑聲
ChatGPT開發商OpenAI發布最新語音模型GPT-Realtime,標榜是「最先進的、可投入生產的語音模型」,可以捕捉非語言線索(例如笑聲)、對話中途切換語言,並調整語氣,更可發送截圖或照片,恍如跟真人即時對話。
- September 1, 2025
- 0
-
Anthropic|邀用戶授權訓練AI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宣布,旗下Claude模型服務的消費者條款、私隱政策作重大更新。用戶須於9月28日前選擇是否容許對話與程式碼,被該企用於訓練和改進AI模型。
- September 1, 2025
- 0
-
卓豪|倡AI融入業務流程
印度科企卓豪亞太區副總裁暨總經理馬修受訪時表示,AI屬於一種「創新平台」,它不會取代原本的應用程式,反而將令現有工具更加強大。
- September 1, 2025
- 0
-
博歌科技|D輪融資獲富士康注逾兩億
最近本港科企博歌科技(Robocore)完成D輪融資,獲富士康集團旗下公司注資,投資金額最高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林朗熙認為,除了直接注資之外,富士康的加入還可帶來四大助益。
- September 1, 2025
- 0
-
博歌科技|拓護老市場 3萬機械人攻美 大灣區4地分工生產研發 港38醫院採用
本報早前專訪博歌科技行政總裁林朗熙,談及為何由工業自動化家族生意背景,走向醫療、養老應用機械人的轉型過程,並討論發展機械人技術需要注意的考量。
- September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