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新生態圈 News
-
AI初創推介ETF回報達兩成
AQUMON今年入選成為數碼港孵化項目,石健明透露,公司A輪融資合共集資1100萬美元(約8580萬港元),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科技大學及中銀國際附屬機構等。
- Posted December 27, 2019
- 0
-
車手靠群組收風保安全
受訪車手鄭淦元是自僱人士,現專注為Deliveroo服務。問及早前社會事件有否影響其生計,他直指「當然有一定影響,這關乎我主要收入來源。如某地區餐廳突然關門,就難以接該區外賣訂單。」
- Posted December 27, 2019
- 0
-
5G服務前哨戰 (方保僑)
觀乎外地已經上市的5G手機,售價並不比4G手機昂貴,故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願意當「白老鼠」,希望在本地5G服務正式推出之際,可以第一時間搶先試用。
- Posted December 25, 2019
- 0
-
美47%創業家認科企陷泡沫 逾六成感悲觀 恐明年難集資
美國首輪資本公司近日發表年度創業生態報告,有47.3%受訪創辦人認為,科技公司處於泡沫中;逾六成人擔憂明年更難集資。
- Posted December 25, 2019
- 0
-
港再工業化朝三方向發展 黃克強:轉型數碼科技 生科醫療具潛力
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工業的定義源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如今應重新定義,將朝向傳統工業轉型、數碼科技等方向思考。
- Posted December 23, 2019
- 0
-
求馬雲幫手過年關 (高天佑)
香港草根講「10皮」代表10元,有錢佬講「10皮」就是10億元。馬雲所謂接到朋友電話問他借錢,當然不是借一千幾百萬解燃眉之急,單位起碼數以億元計,甚至涉及股權融資。
- Posted December 23, 2019
- 0
-
香港電訊UEL海纜 超高容量全球首條
香港電訊(06823)公布,在港推出Ultra Express Link(UEL)電纜,為全球第一條超高容量的海底電纜。UEL擁有2016根光纖芯,將連接位於將軍澳工業區及柴灣的數據中心。
- Posted December 21, 2019
- 0
-
城大新技術 5分鐘驗癌九成準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團隊研發出精準癌症早期篩查及疾病監測的突破性技術,只須透過4毫升血液檢查,5分鐘即可篩選出癌細胞,檢測速度全球最快,準確率更逾九成。
- Posted December 20, 2019
- 0
-
金像導演開拓AI水墨畫
團結香港基金昨天頒發「香港創新領軍人物大獎」,多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的電影特效導演黃宏達是得獎者之一。他近年致力把科技結合水墨藝術,更研發人工智能水墨畫家。
- Posted December 20, 2019
- 0
-
兩獨角獸失利個案剖析 (鄧淑明博士)
《金融時報》今年7月報道,WeWork平均每小時豪花21.9萬美元(逾170萬港元),2018年虧損擴大一倍至19億美元(逾148億港元),毫無盈利可言,難怪下場慘淡。
- Posted December 19, 2019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磁控血液機械人治顱內腫瘤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聯同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王奔副教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研究員徐天添博士等港深聯合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械人,於顱內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May 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非入侵檢測「糖尿上眼」
香港理工大學致力推動「醫工結合」,以及人工智能(AI)賦能醫學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最近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於眼科診斷上,完全避免傳統注射顯影劑的風險。
- April 29,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April 25,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日內瓦發明展 科大奪38獎
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周日(13日)閉幕,今年共吸引來自約35個國家及地區的發明家、大學、機構及公司,提交近1050項發明,當中299項來自香港。
- April 15,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微型手術機械人 助取樣送藥 AI感應裝置PhyTac 加快中風者復康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申亞京領導的團隊,近日結合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技術,研發三款突破性的智能醫療器械,分別是全球最小多功能手術機械人、AI手部觸覺交互系統PhyTac,以及居家肺部功能檢測儀。
- April 11,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交流展介紹創新醫療
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醫療行業亦要不斷革新,以趕上急速的發展步伐。香港科技大學昨天舉辦「業界交流日」,以AI、生物科技及醫療科研為主題。
- April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