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新生態圈 News
-
理大消防處簽備忘 開發室內定位技術
消防員在火災現場救火,高溫又濃煙密布,難免存在迷路風險。消防處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研究一套室內定位系統,追蹤消防員的災場位置,一旦遇險亦可即時搜索,保障前線人員生命安全。
- Posted January 6, 2023
- 0
-
亞洲應用程式大獎 接受報名2.28截止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主辦、創意香港贊助的「2022/2023亞洲智能應用程式大獎」即日起接受報名,歡迎軟件開發人員、內容開發人員、應用品牌所有者等,為其主要在亞洲區內開發的原生、網頁、混合智能應用程式報名;截止日期為2月28日。
- Posted January 6, 2023
- 0
-
新標靶療法治腸易激綜合症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人類腸道細菌「活潑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觸發主因,並為此找到新治療標靶;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Cell Host & Microbe。
- Posted January 5, 2023
- 0
-
腳托機械人助中風復健奪金獎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團隊共贏得4個獎項,包括一個金獎、兩個銀獎及一個銅獎,其中「弗萊明醫學實驗」團隊憑藉中風康復醫療機械人研發項目奪金。
- Posted January 5, 2023
- 0
-
多點DMALL駐數碼港 冀吸世界人才
數碼港昨天與中國及亞洲最大數碼零售方案及SaaS平台服務商「多點DMALL」簽署合作協議,多點DMALL是政府上月中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後,首間引進數碼港的龍頭企業。
- Posted January 5, 2023
- 0
-
解決港人北上支付難題 (方保僑)
隨着移動支付在內地普及,幾乎已滲入及應用於生活各層面,如今若然沒有移動支付工具,反而顯得「寸步難行」,亦令北上的港人感到不方便。過去3年,因新冠疫情及香港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計劃,培養港人使用流動支付的習慣,相信他們在通關後往返內地時,亦希望繼續使用較安全方便且熟悉的流動支付工具。
- Posted January 2, 2023
- 0
-
科大AI顯微鏡突破傳統 創業賽奪金
由前海管理局主辦的「前海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公布香港賽區結果,香港科技大學初創PhoMedics研發的CHAMP顯微鏡奪得香港賽區企業成長組金獎。PhoMedics聯合創始人曾子雋介紹,CHAMP顯微鏡與傳統顯微鏡的分別,在硬件、軟件上有所提升。
- Posted December 29, 2022
- 0
-
44%僱主來季擬增聘員工 估明年加薪3% IT銀行界升幅較高
ManpowerGroup公布明年第一季「就業展望調查」報告結果,約44%受訪僱主預計未來3個月將增加人手,22%表示會縮減,並有32%稱未有計劃在來季調整現時員工數目。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顯示,來季淨就業展望指數為+22%。
- Posted December 29, 2022
- 0
-
CGA香港電競館1月底結業
位於旺角麥花臣匯的CGA香港電競館(CGA eSport Stadium)昨在社交平台宣布,將於2023年1月30日結業,若客人尚有未兌換積分及賬戶結餘的充值時數,須於下月30日期限屆滿前兌換。
- Posted December 29, 2022
- 0
-
先買後付Atome港裁剩數人 本地未掀熱潮 景氣轉差陷困
總部設於新加坡的Atome,業務覆蓋亞洲10個市場,消息稱,Atome「先買後付」模式在獅城發展暢順,早已錄得盈利。本月中Atome突裁減香港10多名員工至僅剩數人,年初人手總數達廿多人;至於台灣則於10月份已「全team人裁晒」。
- Posted December 28, 2022
- 0
最新文章
-
都大啟動「天使基金」培育首五間初創公司 各獲高達100萬港元支持業務發展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第三屆「創業日」於7月18日舉行,吸引逾200名來自初創培育機構代表、業界翹楚、校友和師生參與,就創新創業展開交流。活動重點是「都大初創基金」轄下「天使基金計劃」的啟動儀式,首批五間具發展潛力的初創公司,分別獲投資最高達100萬港元,推動其業務發展;同場亦頒發本年度「薈創點」創業比賽的優勝結果。一眾獲選項目不僅展現了學生與校友的創新精神,同時亦反映都大在支援及培養創業人才的努力成果。
- July 25, 2025
- 0
-
速效治血栓|中大磁控微導管 速治腦血管栓塞 向大腦中遠端注藥 打碎兼吸走血塊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近日合作研發「磁控軟性螺旋微導管」,為首創頭部會主動旋轉的磁控亞毫米微導管,應用於針對性腦血管介入治療。
- July 23,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3D成像技術 減病人接收輻射
CT掃描常見用於醫療診斷、指導手術程序及製作3D骨科與解剖模型,以處理畸形、骨折及腫瘤等複雜病況,惟缺點是令患者暴露於高劑量的輻射之中。
- July 1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燈夥浸大AI監測電網異常
香港電燈(02638)與香港浸會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人工智能(AI)領域的合作。
- July 17,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研新QRLED 更耀眼節能
發光二極體(LED)過去數十年,早已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以至量子棒發光二極體(QRLED),近年亦急速發展。
- July 16,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光催化微型機械人治鼻竇炎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聯同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王奔副教授及廣西大學張亞斌教授,成功研發創新治療平台「光催化微型機械人」(CBMR),特別適用於鼻竇炎等深層生物膜感染。
- June 27, 2025
- 0
-
科大新晶片|助數據中心慳電提效 採異質封裝技術 MicroLED作通訊光源
為滿足新數據中心和未來6G流動網絡的發展,香港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研發了一款突破性半導體晶片,結合矽基「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及氮化鎵(GaN)芯粒,適用於下一代通訊系統。
- June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