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市場消息 News
-
人類記憶力的迷思 (廖錦興博士)
「年紀大、機器壞」,經常聽到老一輩掛在口邊,這耳熟能詳的俗語讓大家把年齡和記憶力畫上了等號。究竟人類的記憶力是否隨着年紀漸長導致機能衰退,繼而引致記憶力下降?
- Posted May 26, 2022
- 0
-
本地初創抗氣候暖化 A輪融資4680萬
科技媒體Tech In Asia報道,專注環保氣候領域的本港區塊鏈初創Allinfra,近日獲得A輪融資600萬美元(約4680萬港元),由日本金融服務企業野村(Nomura)領投。
- Posted May 26, 2022
- 0
-
港首季可疑數碼詐騙比率跌27%
根據環聯數碼詐騙趨勢報告季度分析,在今年第一季,源自香港的可疑數碼詐騙比率,較去年同期下跌26.5%,與全球22.6%的跌幅趨勢一致。若以不同行業劃分,物流、金融服務、虛擬社區等,其可疑詐騙比率按年下跌;零售、博彩、旅遊及休閒等行業錄得升幅。
- Posted May 26, 2022
- 0
-
EventX購虛擬地拓展覽活動空間
本地虛擬活動平台EventX宣布,在元宇宙平台The Sandbox購入虛擬土地,從中興建多層虛擬活動空間,旨在透過這數碼世界,供企業及活動策劃者舉辦不同的娛樂活動、大型展覽或商務會議。
- Posted May 26, 2022
- 0
-
數碼港首辦元宇宙招聘 供逾1500職位 智慧生活佔多
為協助本地科企尋找新血,數碼港將於下月4日至6日,舉辦數碼港互動招聘博覽2022。今屆招聘會首次採用元宇宙概念互動招聘平台,將提供逾1500個職位空缺,涵蓋金融科技、智慧生活、數碼娛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網絡安全等技術領域。
- Posted May 26, 2022
- 0
-
港商戶看好數碼科技推動生意
支付平台Adyen發表《Adyen香港零售報告2022》,調查結果顯示,23%受訪商戶表示,已把支付系統連接至同一機構的其他業務;已將旗下各項業務支付系統互相連結的商戶中,有78%預計今年營業額錄得超過20%增長。
- Posted May 26, 2022
- 0
-
知識都要Keep Fresh (車品覺)
自疫情在兩年多前開始肆虐,被迫停留在香港的時間多了,往返內地經歷了4次的14天隔離,幸好筆者自疫情開始便起動了一個計劃,心想我雖不能改變現狀,現實總要面對,決不能白白虛度光陰。回顧一下成果,不能說成績亮麗,勉強也可以接受。
- Posted May 25, 2022
- 0
-
杜汶澤發代幣攻元宇宙
藝人杜汶澤策劃的非同質化代幣(NFT)項目「喱DAO」,昨宣布將發行專屬代幣$LATE Token(LATE),同步開設網店建立代幣經濟圈。項目總部又擬於下月進駐虛擬平台Decentraland,冀於元宇宙建立娛樂王國。
- Posted May 25, 2022
- 0
-
Meta人工智能新技術 模擬肌肉骨骼更逼真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周一(23日)宣布,推出全新人工智能(AI)平台MyoSuite,聲稱運行速度較現有軟件快4000倍,能夠構建逼真的人體肌肉骨骼模型,模擬手指轉筆、扭動鎖匙,以至在手心旋轉兩個小球等複雜動作。
- Posted May 25, 2022
- 0
-
Model Y起火司機忘手動解鎖車門
汽車網站Electrek報道,上周五(20日),加拿大溫哥華有一輛特斯拉Model Y電動車在行駛途中不知何故起火冒煙,由於車門意外斷電鎖死,司機被困車廂內一時間措手不及,就在生死關頭,成功打破車窗逃生。
- Posted May 25, 2022
- 0
最新文章
-
AI大戰|據報阿里通義千問成日本AI開發基礎
在日經新聞評測的AI模型綜合排名中,通義千問Qwen2.5-Max排名第六,超越DeepSeek-V3和OpenAI o3-mini等大模型。據悉,日本大量新興企業正基於千問開發企業大模型。
- May 12, 2025
- 0
-
AI大戰|Microsoft與OpenAI傳重談合夥協議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稱,人工智能(AI)模型ChatGPT開發商OpenAI與微軟正進行談判,以重訂彼此合夥協議,確定OpenAI可在未來有一天可以上市及微軟可取得最先進AI模型。
- May 12, 2025
- 0
-
晶片大戰|Apple研發智能眼鏡和AI伺服器專用晶片
彭博報道,蘋果公司正研發將在未來設備上使用的專用晶片,包括其首款智能眼鏡、功能更強大的Mac和人工智能(AI)伺服器。
- May 9, 2025
- 0
-
新發明|世界幣在美國加快支付應用
由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的科技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周五於美國三藩市舉行At Last發布會,首次介紹流動掃描裝置Orb Mini,其外形恍如一部智能手機,正面有兩個大型傳感器,用於讀取用戶眼球數據,旨在區分人類及人工智能(AI)代理。
- May 2, 2025
- 0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May 2, 2025
- 0
-
語言學習平台AI化 五大方針融入流程
繼加拿大電商平台Shopify要求要盡用人工智能(AI)改善營運後,美國網上語言學習平台多鄰國(Duolingo)亦有類似安排,該企在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貼出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Luis von Ahn一張員工備忘錄,介紹他所提倡的「AI優先」(AI-first)計劃。
- Ma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