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匙人工智能|AI採購平台趁貿戰成功搶客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創科訪談」
中美貿易戰局勢瞬息萬變,企業採購時亦要擴大供應鏈,以減低關稅、運費及滙率等風險。總部設於新加坡的源匙人工智能(Sourcy),屬於一個人工智能(AI)跨境採購平台,透過AI數據分析、自動化流程及生成式AI,協助全球品牌和零售商,從亞洲市場發掘、開發及採購高利潤產品。其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嘉騏接受專訪時稱,關稅問題反而造就商機,「以往美國好穩定,很難打入當地市場。近期貿易戰『趁亂而入』,成功搶到不少客人。」

助客戶識別熱賣產品定制
源匙人工智能採用香港城市大學專利,令AI代理之間的溝通框架更具效率,更能整合不同採購渠道的數據。平台標榜「prompt-to-product」(提示到產品)服務,買家首先向聊天機械人輸入提示(例如「不銹鋼杯」),其引擎可以在幾分鐘內找到經過審查的工廠,並自動分析規格及協商最佳條款,然後會審查所有供應商的合規性、品質標準及可靠程度,在3小時內取得報價單,待買家確認後再交由工廠生產,最少訂購量(MOQs)可低至100到200件。
陳嘉騏解釋,平台約七成數據來自Instagram及TikTok,近日再加入小紅書等社交媒體,搜羅當中的趨勢、人口統計及偏好資料。同時,平台亦會從亞馬遜、淘寶、Lazada、Shopee、SHEIN等電商平台,收集暢銷產品規格和客戶評論等資料,配合專有知識圖譜在內的數據分析,有效幫助企業識別市場熱門產品,並根據客戶需求加以定制。
源匙人工智能專注於生活消費品,主打時尚、家居產品、美妝及嬰兒,特別是亞馬遜較少觸及的種類,例如網球裙、男性瑜伽褲、無縫底衫等。陳嘉騏以開發內衣褲為例,平台除了找出最好賣的設計,亦會研究有什麼是消費者想要但未曾滿足的功能。此外,平台更可配合工具,以視覺模型預測潮流,「例如姜濤着咗件新衫,我想知用乜嘢布料、厚度,以至大概生產價格等。」

供應鏈網絡加快擴至東南亞
至於採購平台的客戶,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及美國。供應鏈網絡方面,工廠七成半來自中國內地,近日加快擴展至東南亞地區,例如菲律賓、泰國、越南、孟加拉及印度等。公司去年獲得城大HK Tech 300天使基金,累計籌得600萬美元(約4680萬港元),資金足以支撐四五年運作。陳嘉騏料今年內收支平衡,之後再做千萬級A輪融資,目標成為「全球第一的AI採購平台」。
採訪、撰文:邱敏聰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