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復甦|科企重投三藩市 黃仁勳歸因AI 預言智能機械人5年內普及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嚴重時,加上遙距辦公文化興起,多達8.9萬個家庭離開三藩市。美國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惠普、Palantir及甲骨文相繼將總部遷出三藩市。亦不乏其他行業領袖,選擇遷往奧斯汀、邁阿密等城市。不過,聊天機械人ChatGPT在2022年底推出後,再為科技產業注入新活力。
走出疫後陰霾 再滙聚人才
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近日接受「山谷論壇」(Hill & Valley Forum)訪問,指在人工智能(AI)熱潮推動下,美國三藩市從疫情陰霾復甦,更吸引科企到當地招兵買馬,扭轉科技人才流失的趨勢。黃仁勳在YouTube網上節目便提到,「好吧!住在三藩市的人都知道,疫情期間幾乎人人都離開,現在又蓬勃發展起來,全部都因為AI。」他並預期AI機械人將於5年內趨向普及。
《三藩巿標準報》引述仲量聯行(JLL)數字,近年AI科企在三藩市租用逾170萬方尺辦公空間。OpenAI總部所在的米慎灣(Mission Bay),房地產經紀甚至將之稱為「AI區」。研究機構Pitchbook數據顯示,2024年每三筆創投之中,就有一筆投入AI初創;去年全球有35.7%創投資金流向AI及機器學習的初創,而單單是北美的AI公司,便獲得近半創投資金。
黃仁勳在「山谷論壇」訪問中,將AI定位為新工業革命,徹底顛覆所有產業,並以「AI工廠」為核心概念。過去軟件由人類編碼,如今由大型超級電腦透過電力產生「數碼詞元」(Digital Tokens),再轉化為各種形式,例如文字、圖像、影片,甚至是蛋白質結構。他預測,所有製造實體產品的公司,都將同時擁有兩座工廠,一座負責生產實體產品,另一座生產驅動這些產品的AI。
談到AI演進階段,黃仁勳認為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2012年開始的「感知AI」,如計算機視覺,理解圖像、聲音等訊息。大約5年前演化至「生成AI」,將訊息轉換為文字、圖像等,作為通用翻譯器。
未來第四階段邁向「物理AI」
現正處於「推理AI」時代,具備推理能力,生成代理AI(數碼勞動力),可執行任務並使用工具。未來第四階段的「物理AI」,能夠理解物理定律,應用於機械人,改變製造與生活。
黃仁勳解釋,未來的行政總裁(CEO),將同時管理生物及數碼兩大勞動力,資訊科技部門將成為「代理AI的人力資源部門」。下一步,AI需要具備物理世界的常識,當物理推理能力結合機械人時,就形成了「物理AI」,有助解決勞力短缺問題。他預測,AI機械人將在5年內普及,汽車公司也會成為機械人製造商。
勿怕新技術 非搶藍領飯碗
關於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黃仁勳強調,首先要了解自身優缺,AI技術的核心在於智力資本,全球一半AI研究人員都在中國。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美國在上次工業革命的經驗,不要害怕新技術,要積極應用、重新培訓勞動力,並鼓勵大家採用AI。他呼籲社會重視藍領工作,強調並非AI搶走飯碗,而是懂得運用AI的公司及個人,將取代不擅長的用戶。
此外,美國上月限制輝達向中國客戶出售H20型號先進AI晶片,估計將導致集團本季損失55億美元收入。黃仁勳周二(6日)向CNBC提到,中國AI市場或在兩至三年內,規模發展至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錯失這市場將是「巨大損失」。路透報道,為阻止先進晶片被偷渡到中國,有美國國會議員打算提出法案,要求華府追蹤輝達等受出口管制的晶片,確定其使用地點符合授權,有需要時禁止晶片被啟動。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