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創業投資論壇|數碼港企業過去12個月籌近34億 新增10公司上市 今年設AI投資圈

By on November 7, 2025

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數碼港昨天舉行「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CVCF),公布其初創企業的融資成果,去年10月至今年9月期間,數碼港企業籌集近34億港元,累計融資總額達460億港元。近期獲大額融資的公司,包括客路(Klook)、保泰人壽(Bowtie)、KPay、鯤KUN、Hashkey Group、DigiFT、LeapXpert及安擬集團(Animoca Brands)等,案例集中人工智能(AI)、區塊鏈、數字資產等領域。

數碼港昨宣布,年內增加10間上市企業,以及迎來兩間獨角獸企業進駐。前排左三起為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冼漢廸、孫東及陳細明。(邱敏聰攝)
去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間,數碼港企業籌集近34億港元,累計融資總額達460億港元;左起為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冼漢廸、孫東及陳細明。(邱敏聰攝)

CIN成立八載 年度融資飆3倍

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提到,年內數碼港增加10間上市企業,包括明略科技(02718)、雲迹科技(02670)及訊飛醫療(02506),均於落戶後便成功上市,以及數碼港培育企業Diginex與Real Messenger也已掛牌。同時,數碼港迎來兩間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企業進駐,分別為估值13億美元的強腦科技,以及估值25億美元的浪潮雲,為本地創科生態圈注入強勁活力。

CIN投資單位之中,69%來自本港,15%來自大灣區,14%來自亞太地區。(邱敏聰攝)

「數碼港投資者網絡」(CIN)今年成立8周年,累計融資總額42.58億港元,比去年增長16.6億港元,增幅高達3倍,合共促成109個項目對接,較去年增加13個。CIN現滙聚超過220個具備國際背景的投資單位,15%來自大灣區,14%來自亞太地區。另一關鍵融資平台「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CMF),截至2025年10月,CMF已投資29個初創項目,促成投資及共同投資總額超過19.89億港元,引資比率達1:9.3。

冼漢廸指出,CIN累計融資總額達42.58億港元,比去年增長16.6億港元,年度增幅高達3倍,累計促成109個項目對接。(邱敏聰攝)

CIN策劃小組主席、中手游科技(00302)聯合創始人、國宏嘉信資本董事長冼漢廸接受專訪時稱,政府近年大力支持下,不論「產學研1+計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至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都屬於百億級港元支持,為初創爆發更多機會。

冼漢廸:估值叫價太高礙集資

繼去年推出「Web 3.0投資圈」後,今年再設立「AI投資圈」,為高潛力的AI初創,例如分為大模型、應用等層面,精準地配對投資者。

針對現時AI科企估值偏高,冼漢廸回應指出,有時估值叫價太高,反而不利公司集資,「我哋要拉佢返嚟地球。我經常都叫初創多見投資者,你就知道自己的估值在哪裏。」

他指現時AI太過新,沒有誰有很大收入,CIN正好是一個平台,配對時碰出火花,以了解市場資訊。談到會否推動初創上市,冼漢廸表示,以個人而言,不支持亦不應該有「綠色通道」,「去到最後一公里,上市的話真是靠實力。」

同場數碼港與四方精創(Forms HK)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區塊鏈小鎮@數碼港」,共同推動鏈上金融創新發展。同時,數碼港與香港教育大學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專注教育科技、藝術科技及數碼創新三大核心領域,加速大學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着手研究攜手推出微證書課程,以培育新一代創科人才。

數碼港與教大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左起為陳細明、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及孫東。(邱敏聰攝)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開幕致詞時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新發布《2025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今年香港排名提升3位至全球第四,這不單反映本港的韌力、適應力,以至決心及實力,把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政府會加強社會對AI的準備,由升級數碼基建開始,到成立本地人工智能研發院,以至培育AI人才,推動AI作為本港重要產業。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