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準備迎「代理經濟」衝擊(車品覺)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香港基因組中心董事、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客座副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最近微信有人提到筆者的前僱主,在美國矽谷的一場人工智能會議中,重點強調「代理經濟」(The Agentic Economy),又名「A2A經濟」,那麼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何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並可以通過自主協作重塑新的經濟秩序?其實「代理經濟」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種全新經濟範式。這可能是繼互聯網、流動互聯網之後,由數十億智能代理構成的智能網絡,並將顛覆商業、勞動力和社會互動模式。
筆者嘗試用互聯網的發展作為類比,互聯網的成功依賴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如電腦普及、通訊協議標準化(如TCP/IP)、寬頻和流動網絡建設。「代理經濟」的起點,同樣在於技術基礎設施的完善,包括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模型、分布式計算資源(如雲計算),以及支持智能代理自主運行的通訊協議和平台(如Agent-to-Agent通訊框架)。只有在這些基礎設施逐漸普及後,「代理經濟」才能大規模發展。
初期互聯網的用戶有限,但隨着用戶規模的增長產生網絡效應,互聯網的價值呈現指數級增長,最終成就了今天的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代理的「自我繁殖」和協作能力相當於「智能網絡效應」。隨着代理數量的增加,它們之間的協作效能將大幅提升,並通過數據共享和任務優化,實現指數級生產力增長。例如,成千上萬的代理可以同時處理全球金融交易、管理供應鏈、優化醫療診斷等。
互聯網讓人類的溝通、協作和訊息獲取變得空前便捷,但仍然需要人類主導和操作。「代理經濟」將轉向深度的人機協同,即代理不僅輔助人類完成任務,還能自主決策並執行複雜任務。例如,人類聚焦於創新、戰略決策和創造性工作(如設計、藝術、科學研究);代理處理比較重複性任務(如數據分析、優化流程、實時監控)。人與代理形成「增強型勞動力」,顯著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互聯網最初只是科研和軍事用途的工具,但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最終成為全球經濟的核心。「代理經濟」可能也會經歷類似的過程。初期,人工智能代理可能只在特定領域(如金融、醫療或物流)發揮作用,但隨着技術成熟和廣泛部署,可成為驅動經濟的新核心力量。
「A2A經濟」有望成為下一代數字經濟的全新範式。然而,這場變革必然會對社會帶來深遠的衝擊。在這一浪潮還未到來之前,各位讀者務必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在這場迅猛的洪流中被拋出局外。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