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國泰創新轉型 風暴中起航(湛家揚博士)

By on October 16, 2025

本文作者湛家揚博士,為數據及人工智能素養協會創會主席,為《信報》撰寫專欄「創科新視野」。

2020年,國泰航空(00293)面臨創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全球邊境封閉,航班停頓,乘客運載量驟降至不足一成,收入亦大幅下滑。公司同時面對多重壓力:商業模式缺乏本地支撐、部門間客戶體驗職能分散、旅客對數碼化服務的期望日益提升,以及外圍環境持續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泰並未止步,而是由內而外,重塑企業文化與營運模式。

2020年,國泰航空(00293)面臨創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中通社資料圖片)

到了2025年,國泰航空已成功反彈,重塑為一間更具敏捷性、清晰定位與使命感的優質航空公司。當我邀請國泰的資訊科技總監到EMBA課堂分享時,他強調創新並非在風暴過後才開始,而是於風暴之中萌芽。以下是國泰航空創新轉型過程中,5項值得企業借鑑的啟示:

一、設計思維須成為文化,而非工具

國泰把設計思維深植於企業文化之中,不僅用作產品開發,更成為跨部門協作的核心語言,並成立了「顧客體驗與設計」中心。團隊不再只解決表面問題,而是重新定義問題本身。

二、科技應以人為本,而非盲目數碼化

國泰的數碼轉型以「人」為中心。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Vera提升了客服效率,讓員工可專注處理客戶更複雜的需求;內部自動化工具亦改良了財務與航班營運流程。更重要的是,科技提升人力價值,前線員工被重新培訓為「提示工程師」,參與AI系統設計,展現出科技與人力的協同效益。

三、使命感是創新的定海神針

國泰始終堅守其核心使命:「推動人前」(Moving People Forward)。這不僅是運送乘客,更是幫助人們在人生旅程中前行。無論是重新設計機場貴賓室,還是推出新數碼服務,皆以此使命為指引。

四、敏捷須有紀律與聚焦

國泰並非盲目追求速度,而是每年集中資源於兩三個具策略意義的創新項目,經過嚴謹測試後再擴展。這種有紀律的敏捷模式,避免資源分散與團隊疲勞。

國泰並非盲目追求速度,而是每年集中資源於兩三個具策略意義的創新項目,經過嚴謹測試後再擴展。(法新社資料圖片)

五、企業內創精神可把成本部門轉化為增值引擎

國泰鼓勵內部團隊如初創企業般運作,賦予他們自主權去試驗與創造。原本屬於成本部門的設計與數碼團隊,開始開發具商業潛力的工具與框架,如旅程設計工具與AI解決方案。

國泰航空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使是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只要擁抱同理心、賦權員工、堅守使命,亦能在逆境中重塑自我。對於正在面對不確定性的企業領袖而言,這是一個清晰的訊息:創新不應是部門職責,而是一種企業的存在方式。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