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生迎AI時代 |毋懼輸在起跑線 「補天」義師支援 拓創新自學模式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近年有不少學校與教育機構,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AI)優化學習體驗,但對於基層學生而言,能否以有限資源學習AI?本報早前專訪「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簡稱補天)創辦人及總幹事陳葒,他提出以AI結合義師支援,打造創新自學模式,期望讓基層學生不再「輸在AI時代的起跑線」。
補天自2011年起提供一對一免費補習,10多年來協助大量基層學生升讀大學。面對近年AI科技崛起,陳葒認為可以用AI來做更多事情幫助學童,但他同時想到基層一直有「輸在起跑線」的問題,以前可能是英語水平、編程技巧等,現在則是AI知識。
推AI入門課 減數碼鴻溝
由於經濟條件差距,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的孩子,往往可以較早接觸更多AI工具,至於基層學生,可能只對AI一知半解,甚至連像樣的電腦、其他相關設備都沒有。陳葒感慨地說:「我們的基層如果沒有在這方面再去接觸,其實他們會再一次輸在AI時代的起跑線。」
為免這種數碼鴻溝持續擴大,補天團隊近來不斷推出多個AI課程,向中、小學生介紹各類AI工具與知識,以及如何利用AI加強學習中文、英文、數學等傳統學科的技巧,冀讓基層弱勢學生同樣獲得發展潛能機會。
與此同時,家長觀念限制也是一大重要挑戰,陳葒解釋說:「相當多的基層家長,仍然停留在AI是打機,對學業沒好處,甚至還有人不知道什麼是AI。」受固有思維箝制的家長,即使知道有免費的AI課堂,也未必願意讓子女過來學習。
陳葒表示,「這一種思維,反而更加會限制基層讓兒童接觸AI、學習AI的機會。」因此,除了直接教育基層學生之外,陳葒也有策劃專門面向家長的AI簡介活動或親子講座,「令到家長可以知道,原來AI……不是影響學習,不是一種要禁止的東西。」
最近,陳葒又展開嶄新的Learning×Project(LXP)計劃,試圖結合AI工具與義師支援,開創出針對學生需要的自學支援模式。參加者可依其個別目標,獲補天團隊配對專業義師與學習資源,後者包括各種AI工具。計劃不設固定課時,亦非聚焦應試內容,純由孩子主動求學。
冀智能化革新填鴨式教育
儘管AI讓這種創新學習模式有了實現可能,但陳葒坦言,最大的挑戰仍是出於學生自己。因為無論導師、AI都是被動的,若孩子本身根本沒自學的主動性,學習效果終究有限,所以現階段還是讓孩子自選有興趣的課題,以增強他們持續自學的動力。
談到長遠願景,陳葒希望未來的AI技術,可以真正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打破學校空間、上課時間」,屆時學生可以完全不受限制、自由彈性學習,「突破時間、教師界限……將現在所謂的教師主導、課程主導,變成為學生主導,學與教變成學與導。」
最後陳葒強調,AI只是一個工具,它當然有可能產生錯誤答案,「有好有壞,但問題是你怎樣都逃不過。」
正如電腦的普及改變了書寫習慣,AI亦將深刻影響未來學習與生活,未來更重要的是懂得正確運用AI,具備提問、判斷能力。
採訪、撰文:郭文德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