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宇多田光訪談|認為AI寫歌缺情感

By on July 25,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日本知名音樂創作人宇多田光,與《人類大歷史》作者、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近日於英國佛洛伊德博物館進行一場跨界對談,內容圍繞人工智能(AI)對於人類創作、情感連結,以及未來角色的衝擊。

哈拉瑞指出,創意過去曾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能力,但AI近來逐漸打破舊有範式,似乎說明創意工作不再絕對穩陣。宇多田光從音樂角度切入,表示AI創作如同「速食」音樂,能夠快速生產,卻缺乏深層情感與故事。

宇多田光表示,AI創作如同「速食」音樂,缺乏深層情感與故事。(YouTube影片擷圖)

「完美朋友」欠衝突 終會生厭

面對AI可能主導未來的創作產業,哈拉瑞坦言,身為歷史作家的自己,也感受到被取代的壓力。他提到,創作目標如果是觸動他人,可快速分析海量資料的AI,很可能做得比人類更好。宇多田光回應,這樣的效率雖具吸引力,但她相信多數人依然渴望接觸有人性的作品,以及背後那一段不完美與痛苦的創作歷程。

哈拉瑞(右)坦言,身為歷史作家的自己,也感受到被取代的壓力;旁為宇多田光。(YouTube影片擷圖)

二人又談及AI在情感領域的介入。哈拉瑞預期,AI會透過語言模擬與情感回應,和人類建立親密關係,配合商業操作可能令人成癮。宇多田光認同此觀點,表示AI會扮演人類的完美朋友,百般理解支持,但她認為,人類最終可能會厭倦這種缺乏衝突的互動。

歷史學家:智能浪潮如過山車

雙方也探討AI對語言與音樂的潛在影響。哈拉瑞提出,如果AI能夠創造出人類從未聽過的聲響與形式,或許就會開啟人類心靈尚未抵達的角落。宇多田光稱,人類的可塑性與開放性,將令這些新形式產生深遠影響,但前提是人類願意與AI共同創作,而非全然依賴。

臨到對談尾聲,兩人皆承認人類無法避開AI浪潮。哈拉瑞將之比喻為一場停不下來的過山車,只能盡力尋找適應或享受的方法。宇多田光希望,以好奇心來對抗恐懼,並期待10年後能再次跟哈拉瑞對談,看看屆時AI有何改變。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