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數字員工」管理(車品覺)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香港基因組中心董事、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客座副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早前聽到一位老朋友提及,公司正在採用「數字員工」。近日百度(09888)智能雲正式推出全球首批具備實際業務能力的「數字員工」,標誌着人工智能(AI)邁向真實生產力角色的重大轉變。日後公司是否需要披露到底有多少人類員工和「數字員工」呢!
與傳統的虛擬人不同,這些「數字員工」以明確的業務職責上班,覆蓋營銷、顧問、管理等關鍵職位,其核心價值在於「從數據中學懂業務、根據精準指示拿結果、持續進化」三大能力。
在實際應用中,「數字員工」能深度理解行業知識體系,例如顧問不僅能回答基礎問題,更能根據用戶需求,主動推薦學習課程並追問細節;銷售「數字員工」可以處理從客戶識別、諮詢,以至下單的全流程服務,且能清晰判斷訊息邊界。
據悉在技術層面上,百度整合了多項創新技術:基於Cross Attention技術的語音交互系統,實現98%識別準確率及一秒內延遲;4D掃描技術打造影視級虛擬形象;僅需30秒聲音樣本,即可復刻真人語音。更重要的是,「數字員工」通過10萬小時行業數據訓練,已能掌握100多個垂直領域的「標準操作流程」(SOP),並能通過持續學習不斷優化表現。
百度內部應用顯示,「數字員工」使客服申保成功率提升60%,服務時效縮短。據預測,未來5年中國AI Agent營銷市場的規模將達萬億級,「數字員工」正推動企業組織向「人機協同」的新型結構轉型。
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人類員工的老闆也可以是數字人。問題來了,當不用領取工資的「數字員工」成為公司內的主流,企業的管理方式應該很不一樣吧。筆者忽發奇想:
1)數字人的年終考核,該怎麼做?還需要做嗎?
2)人類與數字人的企業文化應怎樣建立?
3)數字人能為人類決定戰略方向嗎?
4)若然數字人出了問題,誰來承擔責任?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感覺到,筆者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擔憂。人工智能來得太快,對於政府、企業乃至個人,都來不及作好應對。從好的方面看,這是全新的機會,用阿里(09988)創辦人馬雲的說法「問題即機會」。
大家不妨把代幣化資產及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結合起來看,有否感到另一個「奇點」即將來臨。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