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生產力局調查報告|九成港企職員 日常工作用AI 應用趨勢調查 客服和分析數據佔多

By on October 24,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未來報告

特區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推動人工智能(AI)為本港未來核心產業。為了探討本地企業在人工智能(AI)應用情況,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生產力學院昨發布《2025年香港企業AI應用趨勢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88%)受訪企業員工,已在日常工作使用AI工具,應用範圍以客戶服務(38%)、數據分析(35%)及市場推廣(33%)為主。

生產力局昨發布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企業員工,已在日常工作使用AI工具;左起為張梓昌、馮嘉寶及李慧妍。(邱敏聰攝)

缺乏人才與培訓成挑戰

該調查於今年9月收集約800間港企的回覆,涵蓋金融、製造、零售、專業服務等行業,43%企業規模超過200人。受訪企業認為,AI有助提升生產力(63%)、減低生產成本(47%),改善決策與洞察力(43%),以及提升客戶體驗(43%)。超過九成(92%)受訪企業計劃未來逐步引入AI至相關工作流程,其中24%打算一年內全面引入。45%受訪企業設有正式認可的AI平台供員工使用,但當中超過一半(54%)表示,暫時沒有完善AI治理政策。

儘管AI技術應用日益普及,企業在實踐面臨多項挑戰,主要涉及人才缺口與數據安全。首先是缺乏AI專才及培訓,人才培育的速度未能匹配技術發展步伐;其次,員工抗拒或準備不足,延緩推行AI應用。除了數據私隱與安全顧慮外,技術架構出現不兼容,難以與現有系統整合,導致部署過程複雜困難。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實施成本高昂,亦影響其引入意願。為引領企業加速AI應用落地,當局提出「三大方向、八大行動」建議【見表】。

生產力局首席技術總監張梓昌稱:「AI潮流大家阻止不了,等於10號風球湧入洪水,不相信它是短期趨勢,技術只會更精準有用。」他比喻AI為計算機,是一種必需的工具,呼籲員工擁抱AI;若發現更佳方案,不妨向老闆反映。員工培訓需求趨勢方面,生產力學院主管李慧妍稱,去年由開班教授「提示詞」(Prompting),到今年中開始初探AI最佳化,更有政府部門留意大型語言模型(LLM);未來趨勢將是AI代理,據悉部分機構更打算引入低程式碼開發平台。

李慧妍(左)指出,未來趨勢將是AI代理,或在機構引入低程式碼開發平台;左二起馮嘉寶、張梓昌。(邱敏聰攝)

倡CEO午膳時間學轉型策略

談到針對行政總裁(CEO)的訓練,李慧妍坦言「see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她建議企業舵手從練習開始,親身感受AI的威力,再從流程角度,構思帶領企業前進。生產力局首席市場總監兼新世代企業及技能發展部總經理馮嘉寶笑言,老闆好多時「貴人事忙」,建議善用午膳進修,「其實我們有些session(會議)免費,又可利用食lunch時間,自己偷偷關上門,就可以上到training(培訓)」,例如企業數碼轉型策略,以至員工培訓需求等。

馮嘉寶提到,老闆好多時「貴人事忙」,午膳時間亦是進修良機。(邱敏聰攝)

為加速AI技術普及,生產力局正式啟動「全民AI」行動,通過培訓賦能、技術支援與產業協作,全面提升企業員工與公眾的AI應用能力。當局內部亦推進AI文化建設,累計為員工提供超過6000小時AI培訓,人均受訓時數達5.5小時。各部門推動逾100項內部AI應用項目,並開發創新AI工具Picasso、HKPC天工開物,提升內部工作效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