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許多資訊科技總監(CIO)並非屬於高層管理團隊,甚至需向財務總監或其他C-level人員滙報,導致其企業內部的話語權及影響力相對有限。
早前我邀請了美心集團資訊科技總監馬慶和(Louis Mah)擔任我的EMBA課堂嘉賓講者,分享其多年來在傳統企業中,推動資訊科技轉型的寶貴經驗。他提出一句極具啟發性的話:「不要太謙虛」。這並非鼓勵炫耀,而是提醒CIO們應主動發聲,展示部門的貢獻與潛力,爭取認同、建立信任,提升在企業的地位。
以下是5項在傳統企業晉身成功CIO的關鍵要素:
一、主動發聲,提升能見度
資訊科技部門若長期低調,容易被視為「支援角色」,缺乏策略參與。CIO應主動與管理層溝通,定期滙報部門成果,並以業務語言說明技術項目的實際效益,例如怎樣提升營運效率、改善顧客體驗或支援新業務模式。透過簡潔明確的表達方式(例如圖像化報告、模擬演示),讓非技術背景的管理層也能理解資訊科技的價值,進而建立部門的影響力。
二、以成果建立信任
信任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透過穩定的表現與誠懇的態度逐步建立。CIO應勇於分享成功經驗與面對挑戰的過程,展現資訊科技在推動業務發展、提升營運及支援創新方面的貢獻。當部門能夠準時交付項目、有效處理風險、並主動支援業務單位的需求,自然會被視為可靠的策略夥伴,而非單純的技術支援。
三、推動標準化與簡化
傳統企業往往擁有多個品牌及跨地域業務,系統架構複雜,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及管理困難。CIO應積極推動系統及流程的標準化,統一平台、數據模型及操作流程,以提升整體效率及數據透明度。簡化不僅能降低營運成本,更有助於跨部門協作、加快新項目推行速度,並為企業日後的數碼轉型打下穩固基礎。
四、主動承擔,掌握變革主導權
CIO的角色不應只是配合業務部門執行項目,更應主動承擔責任,成為企業轉型的推動者。擁有改變的主導權,意味着從策略規劃、資源配置到執行落地,資訊科技部門都要積極參與並引領方向。透過「ACV」框架──對齊(Alignment)、協作(Collaboration)、可視化(Visibility),CIO能推動跨部門合作,讓資訊科技成為企業創新驅動力,而非被動的執行者。
五、前瞻風險與探索創新
CIO需要具備風險意識與創新觸覺,一方面要主動監察全球資訊安全趨勢,向管理層滙報潛在威脅,例如近期外國企業的網絡攻擊事件;另一方面亦要持續探索新技術及商業模式,並思考其在企業中的應用可能。透過分享具啟發性的案例,有助提升管理層的風險意識與創新思維,並促使企業保持競爭力。
隨着美心集團即將迎來70周年,其資訊科技部門已不再局限於支援角色,而是成為企業策略重要一環。對身處傳統企業的CIO而言,未來方向十分清晰:主動發聲、創造價值、引領變革,方能真正成為企業的數碼領袖。
更多湛家揚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