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阿里雲|「百萬Token」助企業開發AI 港業務雙位數增長 續加碼擴建

By on November 27, 2025

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阿里巴巴(09988)最新財報顯示,雲業務交出亮眼成績表,財政年度第二季(截至9月底)收入按年增長34%,錄得398億元人民幣。在昨天召開的年度「阿里雲香港峰會」上,阿里雲智能國際業務副總裁、港澳區域總經理袁志明提到,現時本地服務逾5萬客戶,業務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峰會上,阿里雲同時推出「100萬Token計劃」,讓新註冊的企業與開發者3個月內免費使用旗下最先進人工智能(AI)模型,藉此建構不同AI應用。

「阿里雲香港峰會」昨日召開,活動以港式茶餐廳為主題。(邱敏聰攝)
袁志明提到,現時本地服務逾5萬客戶,業務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邱敏聰攝)

開發者3個月免費用大模型

阿里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日前表示,目前AI需求相當旺盛,阿里雲的AI伺服器上架節奏,遠跟不上客戶訂單增長速度。袁志明回應稱,本港業務表現強勁,市場對AI算力的需求,跟全球一樣呈現「供不應求」態勢,幾乎所有行業已大規模擁抱AI。

阿里計劃未來3年,將至少投入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雲計算及AI的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部署方面,阿里雲現涉足29個地區,全球可用區(Availability Zone)亦有92個,至於日本、南韓、法國、荷蘭、馬來西亞等國家,未來12個月將陸續開通。

袁志明強調,香港一直是阿里雲在亞太區,乃至全球最具戰略價值市場之一。阿里雲在本港布局3個可用區,正持續擴建與更新機器。不過,於全球發展步伐並非僅按照區域而定,而是根據「市場熱度」與「AI擁抱程度」決定,以日本為例,社會高度接受開源模型,被列為重點加速市場。

袁志明(右)表示,阿里雲在本港布局三個可用區,正持續擴建與更新機器;旁為潘家和。(邱敏聰攝)

積極育才 夥應科院建實驗室

談到AI產品與競爭策略,阿里雲堅定投入三大基礎大模型,分別是通義千問(多模態文字大模型)、FunAudioLLM(語音大模型),以及通義萬相(文生視頻大模型),再推出面向終端用戶的軟硬件產品,例如千問App、夸克AI眼鏡等。袁志明認為,大模型競爭本質並未改變,最終受益者是客戶與全社會。

人才方面,阿里雲採取招聘及培養雙軌並行,例如與11間高校及29間中學合作。峰會期間,阿里雲與應科院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成立聯合人工智能實驗室,推動科研與創新。同時推出「100萬Token計劃」,讓新註冊企業與開發者,可於3個月內免費使用阿里最先進的AI系列模型,藉此建構不同的AI應用,包括智能客服、企業知識庫問答,以及銷售培訓系統。

港版AI平台Model Studio上線

阿里雲亦在本港推出生成式AI開發平台Model Studio,它將部署在阿里雲的香港雲基礎設施上。針對金融、醫療與公共服務等受嚴格監管的行業,阿里雲推出Model Studio Exclusive,專為混合雲與私有雲環境的安全部署而設計,客戶全面掌控自身數據與模型下,讓企業及開發者以更快速度,更高合規標準,使用可靠的生成式AI模型。

最後袁志明以三階段框架,定義AI的發展路徑。第一階段是Emergent Intelligence(湧現智能),AI會嘗試從人類去學習。當前處於第二階段AI Agent,讓AI從「好玩」層面,走向真正解決工作與生活的問題;第三階段是ASI(超級人工智能)時代,未來AI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可解決氣候、能源、交通等重大科學問題。

阿里雲智能香港解決方案架構師總監潘家和指出,客戶關注點已從「能否用AI」,轉向「如何用好AI」與「AI安全」,陸續有更多應用落地。他指在金融領域,阿里雲與香港金管局、數碼港共同參與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計劃,第一階段完成超過15個銀行案例。同時,阿里雲發布《阿里雲安全白皮書》,並推出AI護欄等產品,幫助企業客戶安全、合規地應用大模型。

企業客戶可透過精簡型用戶端(Thin Client),連接阿里雲服務使用AI。(邱敏聰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