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雲進駐數碼港|加速孵化科創 首批引入70企 助拓發展場景及融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行政長官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旨在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騰雲香港科創集群加速器有限公司昨於數碼港開幕,香港江蘇科創中心同日亦舉行啟動禮,引進江蘇優秀企業落戶香港。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指出,香港具備「內聯外通」核心優勢,促進內地企業和國際合作,共同打造全球科創新高地。
佔地兩萬呎 50公司展科技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致詞時表示,香港是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通道,亦是內地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首選出海平台,去年本港初創企業數目已達到4700間。他提到加速器的成立,可一次過引進以支持大批初創,並提供更精準支援,產生集群效應。開幕活動後,騰雲於數碼港舉辦首場「創科出海企業香港路演會」,集合14間頂尖創科企業首次在港集體亮相。
騰雲於數碼港設立約2萬方呎空間,首批引入70間聚焦信息技術、人工智能(AI)、先進製造、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及能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質企業。空間設有創科展示中心、智能會議室系統、全景接待室及辦公區域,構建「政產學研投」融合出海生態圈,助力企業以香港為橋頭堡,連接國際市場。
開幕典禮設置創科展覽專區,近50間進駐企業展示其技術成果。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以至深圳璇玑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在現場展示人形機械人及四足機械人。至於智谷天廚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介紹可煮中菜的智能烹飪機械人。InnAIO亮相AI翻譯機,可搭載GPT-5及自家語言模型,號稱是「全球首款」能夠複製用戶聲音的翻譯設備。
低空經濟生態圈方面,北京航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展出兩款重載無人直升機的模型,FWH-3000型號最大載重1000公斤,可應用於森林滅火、應急通訊、醫療救援及運輸投送等場景。總部設於上海的協氫,展出「擎天氫能無人機」,最多載重60公斤,最遠飛行150公里及續航3小時,標榜可抵受攝氏零下40度低溫。
香港水木投資集團董事長兼加速器聯合創始人方方【圖】接受訪問時稱,香港有「一國兩制」,高端人才聚集地等優勢,標準、稅率、知識產權都跟國際接軌,香港可作為出海第一站,「你在香港拿到訂單,可能再去『一帶一路』國家,再去東南亞、再去歐盟、再去落地就更方便一點。」
方方:對港經濟亦發揮貢獻
他提到下一步3項重點工作,首先幫70多間企業在香港找到業務發展場景;第二就是投融資;第三是找到人才及技術,「雖不能保證有求必應,但必定是盡心盡力」。
方方進一步指出,騰雲加速器幫助過的企業,對香港經濟能發揮貢獻。企業在本地研發、市場推廣、業務拓展,能夠創造職業機會,可能誕生「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如果在香港做大,也要租更大場地、建倉庫,甚至在本港建立生產線,這有利工業化及科創發展。企業要在香港上市,招人跟高校合作,也幫助資本市場及教育,形容是「雙向奔赴、互惠互利的過程」。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