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搶飯碗|乘務員傳譯最高危 微軟指藍領衝擊微 勤務伐木工較穩陣

By on July 31,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未來報告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特別擅長研究、寫作及溝通等任務,近期衝擊全球各地的就業市場,正重塑未來社會及經濟的格局。微軟研究團隊發表一份最新報告,分析微軟AI搜尋引擎助理Bing Copilot與美國用戶超過20萬次的匿名互動,列出40項最易被AI聊天機械人取代,以及40項相對較為安全的職業【見表】,其中知識型工作最受AI影響。

微軟報告指出,最受AI影響的40項職業中,主要牽涉資訊處理、溝通的工種。(微軟網上圖片)

報告指出,最受AI影響的40項職業中,主要牽涉資訊處理、溝通的工種,尤以傳譯員及翻譯員、歷史學家、乘務員最高危,就連模特兒也榜上有名。觀乎風險最小的工作,大多與體力勞動有關,講求人際互動及靈巧手腕,例如伐木設備操作員、摩托艇操作員、醫院勤務工等。微軟研究團隊強調,他們的數據只涵蓋LLM,其他AI應用或波及其他職業,例如貨車司機等機械操控工種。

勞動力變革恐引發動盪

另外,美聯社和(芝加哥大學)國家民意研調中心(AP-NORC)一項調查顯示,大約四成受訪美國成年人利用AI工作,六成人有時會以AI查找訊息;而在30歲以下人群中,此比例更上升至74%。縱使技術創新的歷史背景表明,類似工業革命時期的變革,可能帶來社會進步,但仍有不少人擔心,由AI驅動的勞動力變革,可能導致貧富差距擴大,隨着裁員潮進一步加劇,或隨時引發嚴重的社會動盪。

代理型AI、多模態AI、語音原生模型,已能取代重複性勞動,以及不少白領工作。InvestorPlace資深投資分析師蘭戈(Luke Lango)預計,至2035年,AI可能取代2000萬至3000萬個美國職位。

中產重災 貧富懸殊加劇

蘭戈料10年後,結構性失業率將達20%至25%水平。如果超過這臨界點,或出現大眾消費需求崩潰、稅收減少、債務膨脹及政治不穩上升等現象,屆時陷入死亡螺旋,形成惡性循環。

蘭戈指現時至2035年,在10年演化過程當中,AI將摧毀中產階級就業崗位,社會貧富差距有增無減。美國最富有的一成家庭,他們手持89%的股票,還有初創、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土地,以及愈來愈多的機械人。這群人的財富受惠於AI發展,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賺取180萬億美元的新財富。至於底層的九成人口,財富可能每年縮水1%,淨資產降至43萬億美元,10年間損失5萬億美元。

裁員新聞充斥新聞頭條,不少上班一族已有心理準備,對僱主的安排逆來順受。財經網站MarketWatch Guides調查統計,68%受訪者預期,AI會導致失業率上升。有四成人開始儲錢以防萬一;63%受訪者承認,為免被公司開除,他們願意減薪,甚至接受調職(42%)或降職(37%)。51%在家辦公者表示,倘若能夠保住飯碗,他們寧願重返辦公室;高達53%受訪者願意,接受額外的責任,而不需額外報酬。

作為AI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播客節目This Past Weekend坦言,AI快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正在不可逆轉地改變工作的本質。他承認,短期內生計受影響的人,這種轉變將帶來沉重不安,倫理道德協調問題亟待解決。談到工作的價值,阿爾特曼認為,當每個人都能像AI一樣,能即時獲得專業知識時,人類就可重新定義對社會的貢獻。

人工智能必讀好書

書名:Adversarial AI Attacks, Mitigations, and Defense Strategies:
A cybersecurity professional’s guide to AI attacks, threat modeling, and securing AI with MLSecOps

作者:John Sotiropoulos

簡介:本書講述如何利用DevSecOps、MLOps等方法,保護人工智能及大型語言模型系統,免受投毒、木馬及模型提取等威脅。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