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新引擎推動變革(車品覺)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香港基因組中心董事、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客座副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人工智能(AI)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然而,當前關於AI的討論,往往局限其作為勞動力替代工具的角色,而忽視更深層次的潛力。筆者想提出AI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單純地「取代」人類工作,或疊加到某些企業資源管理系統中,而在於作為「創新引擎」的能力──推動前所未有的變革,重塑行業生態,甚至開啟人類生活方式的新篇章。
從創意領域的AI生成電影,到農業中的智能種植技術,AI正以令人驚嘆的方式拓展其應用邊界。這些創新不僅展示了技術的無限可能,也為我們提供了重新思考AI角色的機會。
長期以來,AI被視為一種能夠執行自動化重複性的任務,主要用於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然而,這種觀點極大地限制了它的潛力。AI真正價值在於能夠催生全新的工作模式和行業形態,而不僅僅是優化現有流程。例如,電視編劇利用AI創作劇本,此舉確實可以提高效率,表面上AI可取代人的工作。但大家不妨試想一下,當電視劇的製作「AI化」後,觀眾的品味其實也在快速改變,內地已開始興起每集僅有2至3分鐘的微電視劇。AI生成圖像、聲音、視頻等技術,正引發一場新形式的娛樂體驗。這種創新並非簡單地取代原有電視製作的工作,而是為影視行業注入新元素和活力。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AI已在各行各業成為重塑「舊經濟」的推動力。
AI的潛力遠不止於行業創新,還能在更宏觀的層面推動社會進步。這種願景的核心在於利用AI技術,解決人類面臨最迫切的挑戰,例如氣候變化、資源短缺和社會不平等。
筆者一直嘗試運用AI,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學習方式,這不僅為了提升學習效率,還包括重新設計學習的方式和過程。以筆者自己為例子,善忘是人類學習最大的天敵(特別是快「登六」的我),如何利用AI加強學習,把新事物與舊知識的聯繫做成閉環,已經是個很有趣的新工具。因此,我們需要跳出從前訊息稀缺時代的思維局限,重新迎接強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不過我得警告大家,以人工智能作為競爭力的新經濟體中,優勝劣敗的現象更為殘忍。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