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取代40職業 打工仔怎自保(方保僑)

By on August 11, 2025

本文作者方保僑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人工智能(AI)的浪潮席捲全球,愈來愈多人開始關注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否仍有「未來」。近期,微軟(Microsoft)發表一項針對AI與職場影響的重量級研究,列出了40種最有可能被AI取代的職業。

微軟發表一項針對AI與職場影響的重量級研究,列出了40種最有可能被AI取代的職業。(路透資料圖片)

名單中,多數屬於知識型白領職業,翻譯、歷史學家、作家、客戶服務代表、銷售員等。很多日常在辦公室、電腦前進行的資訊處理、文書整理、數據收集、溝通協調工作,恰巧都是AI技術高度適用,並具備優越效率的領域。AI如今不僅能快速撰寫文章、生成報告、整理資料、還能隨時處理客戶諮詢等,效率甚至遠超一般人。

令人意外的是,以往被視為穩定的教育行業,如教師、教授亦榜上有名。AI具備深度學習能力、個人化教學模式及即時互動,正對傳統教學模式帶來巨大挑戰。此外,包括新聞記者、內容創作、編輯、市場分析師,甚至金融顧問等,也面臨AI急劇發展帶來的威脅。

AI真的能取代辦公室大部分職務?事實上,「高風險」並不等於必定會被淘汰。根據Microsoft的研究,「適用性」只代表AI可以協助或自動完成大量重複、固定或結構化任務,並不意味可完全取代整個職業。而且在人性、判斷、倫理、同理心,以及真實世界複雜性,依然是AI的弱點。面對AI帶來的職場變革,作為普通打工族或職場專業人士,如何自處與自保?

終身學習已成為現代職場的必要條件。AI技術推陳出新,知識更替速度驚人,持續自我增值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位職場人士的必要裝備。主動學習業界新工具,嘗試利用AI提升自身工作效能,能令自己遠勝於故步自封者。

AI技術推陳出新,知識更替速度驚人,持續自我增值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位職場人士的必要裝備。(shutterstock網上圖片)

其次,應該善用AI為自身增值,而非採取抗拒態度。愈懂得使用AI新工具的人,愈能提升在團隊裏的地位,無論你從事市場推廣、會計、工程還是創意產業,成為最會運用AI的人,你的不可替代性自然提升。

重視並強化人類技能,如情緒智能、溝通協調、客戶關係建立、解決策略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短期內AI難以模擬,懂得洞察人心、結合多領域專業從而開拓創新,就是價值所在。

最後,尋找結合專業知識與操作能力的跨界定位。AI對具體現實世界操作經驗、專業領域細微差異仍有不足。若可把數碼技能與前線經驗、具體專業結合,會比純辦公桌上的知識型工作更安全。

科技再怎樣翻天覆地,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主動擁抱轉型。學會與AI合作而非對抗,充分發揮人類在創意、同理心、判斷力、倫理觀等獨特價值。你會發現,AI能成為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職場上的對手。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