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片摘要功能輕鬆學習(黃岳永)
暑假外遊是不少港人的必然選擇,但筆者愈來愈覺得夏天並非旅行好時機。港人熱愛到訪的日本和歐洲,多處氣溫錄得攝氏36度至38度。當筆者身處京都時,手機的人工智能(AI)報告指出,附近溫度高達攝氏42度!這意味在街上走一圈,已感受到泡溫泉的「樂趣」了(溫泉水溫通常為40度至42度)。
因為實在太熱,筆者這次旅行都待在有冷氣地方看書學習。未知是否因為旅遊心情格外輕鬆,今次旅程中筆者有了不少新想法。另一個收穫,就是掌握了NotebookLM新出的影片摘要(Video Overviews)功能的運用方式。
收集(Capture)、組織(Organise)和提煉(Distill)這3個步驟,如今變得容易得多。以筆者今次旅遊為例,無論身處羅馬的小店,還是京都的旅館,我都可以到網上電子書商店購買書籍,然後刪除它們的「數碼版權管理」(DRM),轉換為PDF再創建資料夾儲存。一個下午便可找到20個至30個資訊來源,接着通過NotebookLM與Gemini AI對話,完成組織部分。
NotebookLM內的Studio功能有很多有用的工具,可以把複雜的資料轉換成各種容易理解的格式,例如語音摘要(Audio Overviews)、思維導圖(Mind Maps)和學習指南(Study Guides)。語音摘要是筆者愛用功能之一,能把筆記、文件或網頁內容轉換成一段對話式的語音摘要,AI會以對話方式總結資料重點,並在主題之間建立連結,就像一個由AI主持的Podcast。我喜歡將不同概念混在一起再分析,提出問題讓AI詳細回應。由於NotebookLM的搜索,不會超出用戶輸入的資料,因此毋懼出現AI「幻覺」或偏離主題。
聆聽語音摘要是吸收資訊的好方法,但有些複雜的概念仍需要視覺輔助。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有些人只要看一眼圖表,便能迅速理解其中理念,對着一大堆文字卻無從下手?筆者作為視覺型學習者,也喜歡以不同視角學習和思考,影片摘要的出現可說大大豐富了我的學習體驗和進度。
Google今年8月新推出的影片摘要功能,感覺就像從收音機進化到電視機。AI主持人會建立新的視覺,呈現來輔助說明重點。同時,也會從用戶輸入的文件擷取圖片、圖表、引文和數據,並標明時間軸,用戶還可以隨時與AI互動提問。此外,NotebookLM更提升了功能,用戶現在可以在單一筆記本中,建立並儲存多個相同類型的Studio版本,對一眾用戶絕對是一大喜訊。
如果有人說,AI可以提高人類的生產力,NotebookLM肯定是最佳例子之一。不得不說,Google在NotebookLM的相關AI開發上,的確遠勝市場對手。至於Google能否在這場AI大戰笑到最後,就要走着瞧了。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