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資回報率報告|企業愈早用AI代理 88%有回報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未來報告」
人工智能(AI)於職場的應用,已從討論單一大型語言模型的能力,轉移到部署複雜的、特定任務的AI代理。谷歌雲(Google Cloud)近日發表《2025年人工智能投資回報率報告》,在24個國家及地區訪問了3466位全球企業高級領導者,探討其公司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發展。逾半(52%)高階主管指出,其組織正積極使用AI代理,74%企業看到一定投資回報率(ROI);其中39%企業部署超過10個代理。報告更發現,使用谷歌雲GenAI的企業,平均3年投資回報率更高達727%。
最常見應用於客服及行銷
早期採用AI代理的企業中,88%在至少一個用例錄得ROI。獲得投資回報的代理式AI用例,包括:提升客服及體驗(43%)、改善行銷效果(41%)、加強安全營運(40%)及改善軟件開發(37%)。谷歌雲全球生成式AI市場推廣副總裁帕克(Oliver Parker)表示,「代理的早期採用者,不僅在於自動化任務,還在重新設計核心業務流程。」
報告顯示,AI代理最常見的跨行業應用,分別是客服及體驗(49%)、行銷(46%)、安全營運及網絡安全(46%),以及技術支援(45%)。大多數產業對代理AI的採用情況一致,惟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產業稍為滯後。產業用例方面,包括:金融服務領域的詐欺管理及檢測(43%)、零售及快速消費品領域的品質控制(39%)及電訊業的網絡或設備配置和自動化(39%)。
報告發現,AI代理的應用亦因地區而異。歐洲高層認為AI增強型技術支援是首要用例;日本及亞太區的高階主管則表示,首要專注於客戶服務;拉丁美洲的高階主管則傾向用於行銷。
針對GenAI的財務回報,跟去年的調查結果一致。74%受訪高階主管表示,第一年就實現了投資回報。逾半(56%)高階主管稱,GenAI促進業務成長。生成性AI增值的驅動因素,主要是生產力(70%)、客戶體驗(63%)及業務成長(56%)。數據也顯示,在3至6個月內將AI應用,從構思到轉化為生產用例的組織,數量由去年的47%增至51%。
48%加碼分配GenAI預算
77%受訪高管說,隨着技術成本下降,其組織增加了GenAI的支出。48%受訪高階主管坦言,將非AI預算重新分配予GenAI。37%受訪者反映,資料私隱及安全是其組織,揀選大型語言模型提供者三大因素之首,其次是與現有系統的整合和成本。谷歌展望2026年,正進入下一個變革階段,模型、平台及代理之間的界線將逐漸模糊,最終形成整合系統。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