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穩定幣 拓可編程金錢未來(陳漢偉博士)
今年5月,香港《穩定幣條例》刊憲,成為全球嚴格監管法定穩定幣的地區之一。這項具里程碑意義的立法,鞏固香港在受監管數碼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
區塊鏈基建持續演進之際,一場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深層轉變亦悄然展開。生成式AI(GenAI)與代理式AI(Agentic AI),不僅提升後端系統效能,更逐漸成為香港數碼貨幣未來的核心技術,把穩定幣轉化為智能、自主的金融工具,能即時因應用戶需求及市場變化作調整。
生成式AI在本地金融界迅速普及,據香港金融研究院數據,已有75%機構採用或試行GenAI工具,預計5年內將增至87%。企業主要利用GenAI提升合規、溝通及數據分析效率。在穩定幣生態中,GenAI正被應用於自動儲備報告、資產壓力測試及投資者通訊等工作。同時,代理式AI正開啟自主金融新篇章。這些智能系統能獨立監察、規劃及執行金融任務,革新機構在管理、合規及客戶互動上的操作方式。
過去一年,穩定幣交易量超過7.5萬億美元,其中高達七成由機械人及智能代理處理,反映自主金融系統迅速崛起。在香港,代理式AI正被試用於儲備重整、發票付款及智能託管等場景。雖然仍處於試驗階段,但已展現出自主金融的整體趨勢,香港正逐步成為智能金融基建的試驗平台。AI與穩定幣的結合尤為強大,因為它融合了兩大可編程元素:智能與流動性。穩定幣具備即時、可預測的結算能力,非常適合全天候運作的AI代理使用;AI系統則需要透明、可透過API(應用程式介面)存取的資金,才能作出高效金融決策。香港《穩定幣條例》在8月1日生效後,規定穩定幣必須100%由本地持有的流動資產支持,並設有即時贖回權及每月審計。這種高信任架構,讓AI代理能安心代表用戶及企業行動,無論是跨境交易還是零售錢包管理。
對一般市民而言,加密貨幣仍然複雜難懂。設置錢包、支付Gas費、兌換代幣及處理多重簽署等程序,往往令初學者卻步。代理式AI有望改變這種情況,像智能助理般在背景中管理加密錢包,亦能提供即時財務建議、偵測詐騙及釣魚攻擊等,保障用戶安全。
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相比,香港的監管模式以靈活性、多幣種支援及地區導向見稱。美國着重美元穩定性,歐盟強調消費者保障,香港則聚焦地區融合與科技創新。相比之下,香港模式更適合推動人民幣掛鈎穩定幣及「一帶一路」貿易。面對本地3800億元的貿易金融市場,對更智能基建的迫切需求,AI主導的金融系統在香港策略中佔據重要地位,實屬必然。
未來已見端倪:金錢不僅是代幣化,更是智能化、自主化、以市民為本。當穩定幣成為可編程金融的循環系統,AI將是其大腦,憑藉前瞻監管與創新文化,香港有望成為全球轉型的核心動力。穩定幣+AI=可編程金錢的未來!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陳漢偉文章: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