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By on September 12, 2025

本文作者林國誠,為香港電訊個人業務行政總裁,為《信報》撰寫專欄「五次元」。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若果將視野拓展,AI的價值實則超越人類範疇,甚至可能徹底革新我們與動物的互動關係。最近在香港推出的創新產品,便將此願景化為現實。

傳統寵物智慧裝置多着重於GPS(全球定位系統)與健康監測,確實有助降低走失風險並輔助日常照護,然而其本質仍停留於冷冰冰的數據層面。由電訊商csl獨家發售的GlocalMe PetPhone,首度將「互動交流」融入人寵關係。經訓練後,寵物可主動「撥打電話」聯繫主人;主人則透過應用程式即時回應,甚至播放熟悉聲音或音樂以安撫寵物。

由電訊商csl獨家發售的GlocalMe PetPhone,首度將「互動交流」融入人寵關係。(GlocalMe提供圖片)

動物溝通的最大障礙在於無法以語言表達,只能依賴叫聲或行為傳遞訊息。PetPhone整合AI行為辨識與健康數據分析,能捕捉異常指標,例如活動量驟減或睡眠模式異常,從而及早警示主人關注。這些原本隱匿的訊號,經AI介入後得以「解譯」。倘若未來AI累積龐大聲音與行為資料庫,或許將實現真正的「動物翻譯器」,如狗吠聲轉譯為「我想外出散步」,貓叫聲轉化為「需要陪伴」。屆時,人類與寵物的互動將擺脫猜測,建基於真實理解。

AI的潛力遠不止於此。研究人員早已運用深度學習模型分析鯨魚歌聲、鳥類鳴叫,甚至昆蟲振動訊號。若能克服技術瓶頸,人類或許首次真正「領悟」其他物種的語言。屆時,生態保育將轉變為跨物種對話,而非人類單方面的臆測。打破語言孤島,促成萬物互解,正是AI最令人憧憬之處。

我們習以為常把科技視作冷峻工具,但PetPhone的問世提醒我們,科技亦可成為溫暖的陪伴者。這不僅是功能性裝置,更是連結人寵情感的橋樑,消弭彼此間的數碼鴻溝。此理念可延伸至更廣闊領域:AI的真正價值並非取代人類,而是促進不同生命在地球上更和諧共存。

我們習以為常把科技視作冷峻工具,但PetPhone的問世提醒我們,科技亦可成為溫暖的陪伴者。(Facebook網上圖片)

AI的故事,從來不是單一物種的獨奏,而是地球萬物的交響樂章。PetPhone的出現,或許僅是首個音符,卻已展現萬物互聯的潛力;當AI終有一日真正解譯動物語言,地球將蛻變為「有聲星球」,人類與動物不再隔閡,而是並肩共處、相互理解。

更多林國誠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