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WS峰會|探討智能編程應用

By on September 4,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亞馬遜雲端服務(AWS)昨舉行AWS TechFest 2025峰會,展示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服務與解決方案,以及各行業如何以代理式AI(Agentic AI)開發創新客戶體驗。研討會邀請多間相關企業代表出席,分享人工智能編程(AI Coding)發展。其中CLACKYAI是一間AI Coding SaaS(軟件即服務)初創企業,專注構建雲端AI開發環境(CDE),推動軟件開發從「人工主導」向「AI自主協同」演進,更獲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支持。

AWS TechFest 2025峰會邀請多間Agentic AI企業代表出席;左起為黃煒鏘、Jason Liu及李亞飛。(邱敏聰攝)

CLACKYAI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亞飛提到,他2019年就參與整個編程方向的創業,很早就積累大量雲端編程技術,坦言「這也是非常超前的,可能5年前我就認為,這未來一定是個巨大發展」。公司更利用AWS多項產品,構建AI原生的全流程Agentic CDE,覆蓋從原型開發、程式碼生成、調試優化到持續集成、部署上線的完整軟件生命周期,突破了傳統IDE僅聚焦編碼前端的局限。未來計劃打造下代雲原生AI編程基礎設施,釋放雲端算力與Agent協同的潛力。

李亞飛(右二)提到,他2019年就參與整個編程方向的創業,很早就積累了大量雲端編程技術;左起為黃煒鏘、Jason Liu。(邱敏聰攝)

SOLO概念 一人包辦設計測試

ByteDance TRAE高級技術專家Jason Liu指出,旗下AI原生集成開發環境(IDE)TRAE(The Real AI Engineer),今年7月提出SOLO模式概念,讓一個人在細團隊分支多個角色,包括設計、測試、產品等。集成外部工具之後,例如設計人員可通過原先框架,直接以雲端設計工具平台Figma,一筆還原出當中的設計稿,在深層的網頁基本上完全一樣。此外,團隊也有構建相關的代碼師圖譜,有助用戶快速定位代碼。

另一間大型語言模型(LLM)應用開發平台Dify,它涵蓋從Agent(代理)構建到AI Workflow編排、檢索增強生成(RAG)、模型管理等核心技術棧(Tech Stack),助力開發者快速實現AI應用落地。Dify亞太區總監黃煒鏘憶述,由去年底或今年開始,隨着多模態模型出現,配合上下文大小(Context Size)增加,令成本下降,有更多落地場景相繼出現,真正迎來一個爆發性增長。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