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AI淘汰19工種|軟件開發最危 評估2900項技能 育兒護理難取代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美國招募平台Indeed最新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能轉型指數》,評估GenAI如何影響2900項人類工作技能,發現當中非常可能被GenAI完全取代的,從一年前的零項跳升至19項,約佔整體技能比例的0.7%。軟件開發排首位屬最高危,數據與分析、會計位列第二、三位;至於育兒、護理及建築業,是最不可能被GenAI改變的工種。
Indeed指數特別關注兩大標準,首先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是一項技能需要認知推理、應用知識及實際判斷的程度,以及GenAI能夠多好地複製這些能力。第二是物理必要性,即是這項技能是否需要物理執行,在通用機械人技術取得顯著進展前,這些任務仍主要由人類完成。之後,評估再根據技能被GenAI轉換潛力,分為最小程度轉型、輔助轉型、混合轉型和全面轉型4個類別。
逾半數職位宜適度轉型
研究報告指出,接受評估的近2900種常見工作技能中,有41%處於GenAI驅動轉型的最高潛力水準。過去一年在Indeed發布的職位中,超過四分一(26%)可能被GenAI大幅改變。「適度」轉型的職位比例超過一半(54%),其演變將取決於企業採用GenAI的步伐,以及員工適應與重新培訓的程度。在美國刊登的職位空缺中,近半(46%)技能有望透過GenAI「混合轉型」,代表應用時GenAI已能處理相當比例的日常工作,但人類監督仍至關重要。
Indeed團隊注意到,GenAI在幾乎所有技能都表現可靠。真正區別在於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是否需要實際操作。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工作能完全免受自動化影響,技術及資訊密集型職位首當其衝,依賴體力勞動、人際接觸的工作,基本上不受影響。對企業而言,須重新設計工作流程及培訓渠道;員工亦要發揮人類獨有優勢,例如身體靈活度及同理心等,因這些能力都是現時AI難以複製。
大規模裁員、暫停招募及AI興起,加劇上班族的工作壓力,令他們不願在就業市場冒險。美國求職平台Resume Builder今年8月委託網上調查平台Pollfish,調查2221名當地全職員工的意見。
近半(45%)受訪者處於「工作擁抱型」(Job Hugging)狀態,他們認為跳槽風險太大,苦不堪言卻不敢辭職,寧願死守現有職位;77%受訪求職者擔心,AI令未來搵工更加困難。
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今年7月一項調查顯示,逾半專業人士反映,學習AI就像打另一份工。
逾40%受訪者稱AI損幸福感
超過40%受訪者坦言,AI快速發展已損害其幸福感。35%受訪者也表示,他們在工作中談論AI感到緊張,擔心自己顯得無知。身處資訊泛濫的AI年代,約有43%專業人士稱,為工作尋求建議時,人脈網絡最值得信賴,而非AI或搜尋引擎。
財經頻道CNBC引述專家意見指出,在嚴峻的就業市場,職位流動性減少,員工若不思進取,可能失去議價能力,而這時僱主更加覺得,他們有資格變本加厲。員工必須加倍努力,承擔更多責任或新挑戰,才能在職場跑出,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報道提醒,人脈至關重要,與其花時間另謀高就,不如建立人脈,為未來成功做好準備。
相關文章:女股神招聘|AI慳人手 女股神招聘更嚴謹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