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復原力才能成功 芝大教授教創業愛談失敗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Deutsch表示,若證明了市場根本不需要你的產品,「Never Give Up」不過是撞頭埋牆。(黃潤根攝)
執教鞭17年的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臨床教授、大學創業內容學術主任Waverly Deutsch桃李滿門,見證不少學生走上創業路,但並非人人創業成功。可是她不以為然,更認為失敗乃成功之母:「在美國,投資者最愛遇到有創業經驗的初創創辦人,因投資者相信他(初創創辦人)已從經驗中學習,將來再創業就有更佳準備。」
她月初來港出席BóLè Tech Investor Forum,並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當你要去創新、嘗試為市場帶來一些真正新穎的東西,你沒有任何概念和資訊,去得知你的創新是否可行。要知道答案,唯一方法是作出實質行動去測試,而這也代表你要面對『此路不通』的風險。」不過失敗也非末日,「最重要Fail Fast,若證明了市場根本不需要你的產品,你『Never Give Up』不過是撞頭埋牆。」
Deutsch金句多多,原來她昔日在美國匹茲堡大學主修劇場藝術(Theatre Arts),「大學時期我非常熱愛劇場,但也想修讀一些可讓我將來較易找到工作的學科,結果我同時主修了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
九十年代投資電子書損手
讀大學期間,她漸漸發現了自己喜歡教學,畢業後選擇繼續進修,取得劇場歷史哲學博士(PhD),「但我又發現原來我不想教劇場,哈。結果我還是要回歸電腦科學。」考取PhD後,她効力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NASDAQ: FORR),見證公司由二十多名員工的蚊型小企變成上市公司,從此對企業發展感到興趣。後來科網興起,她轉投互聯網初創加速器NetFuel Ventures,並成為天使投資者,「我也愛當初創的顧問,因為我有劇場背景,懂得教初創如何有效傳達自己的故事。」

Waverly Deutsch認為:「如果你只執着於『失敗』而非『學習』,只會被挫敗感纏繞。」(黃潤根攝)
Deutsch愛談失敗,畢竟她作為天使投資者,也不見得每次投資都成功。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Deutsch便曾投資40萬美元於一間電子書初創。雖然這間初創後來失敗收場,但回首過去,她認為電子書的概念並沒問題,此前的失敗只因錯了時機,「當時還沒有Kindle,一部手提電腦重15磅,沒人願意透過電腦屏幕看書。」
她又曾投資於一個名為Noon Solar的項目,產品是嵌入了太陽能板的手袋,用戶可透過太陽能板和電池組(Battery Pack)為手提電話、MP3機等充電。只是當時是2005年,電子產品大多搭載普通乾電池,或提供後備鋰電池予用戶,流動電源的需求不高。換轉是今天,產品或者會更受歡迎,「但當時我們顯然太早(進入市場)了」。項目在2010年畫上句號,「當一盤生意不可行,及時結束是很重要的事,別要浪費更多時間和金錢。」
創新講時機須切合市場
創新意念不能走得比市場快太多,但也不能遲,否則做不了創新者(Innovator),時機(Timing)拿捏要恰到好處。對Deutsch而言,創業和做實驗沒兩樣,「(科學家)透過實驗去驗證假說(Hypothesis),即使實驗失敗,他們仍有所得着。創業也是一樣。」
但挫敗感並非人人能承受。Deutsch認為,創業者必須具備復原力(Resilience),「有捲土重來(Bounce Back)的能力和決心,你要告訴自己:我已知道自己的計劃不可行,但當我從失敗中學習到的,會帶領我將來走向成功。如果你只執着於『失敗』而非『學習』,只會被挫敗感纏繞。」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初創應以上市為目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港全速邁向AI大時代(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而是真正走進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巫筆|港AI批閱10萬篇作文
本地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巫筆」,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善假於物」教學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在中學中文寫作教育的應用。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噴射機械人|全球首款噴射機械人試飛
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經過兩年時間測試,周三(18日)試飛全球首款噴氣動力人形機械人iRonCub3,能夠在離地大約50厘米的高度起飛,並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人類資訊保育|新網站收藏「前AI時代」資料
自從人工智能(AI)模型流行,由機器生成的內容在網上泛濫,包括文字、圖像及影片,甚至波及人類的原創作品。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Midjourney|推影片生成模型V1
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上周聯手控告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指其以AI生成多個版權角色的圖像屬侵權行為。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AI漂洗|人扮智能猖獗 訴訟不絕 誇大技術欺瞞 礙行業發展須規管
現今業務若不加上AI元素,好像便趕不上潮流,不過須留意「假AI」帶來「真」風險。
- Posted June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