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初創副業減風險 (微辣陸志豪 / 9GAG 陳展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微辣六毫子和9GAG陳展程,這天出席A. 新世界大學主辦的「Artisan Entrepreneur Summit」,在台上笑談創業。
近年崛起的內容初創,以風趣幽默的創作,吸納一班忠實粉絲,帶動互聯網文化潮流。《信報》StartupBeat請來微辣文化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陸志豪(花名「六毫子」),以及9GAG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展程(Ray),探討其管治之道,以及如何為公司開拓多元業務。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陸志豪 微辣文化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
陳展程 9GAG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尹:首先跟「六毫子」談談,得知微辣成立接近5年,你身兼創作及企業管理這雙重身份,在管理上有何原則?
陸:「無為而治、汰弱留強」為微辣的創業精神。團隊不但富創意,而且見解獨到,創作不少優秀的作品。然而,我認為有天賦的創作人,是難以用制度硬性規管,倒不如建立良好的團隊氣氛,以使命感凝聚他們。平心而論,澳門的創意產業薄弱,若以高薪為人生目標,他們或有更好選擇。
此外,公司會設立機制增加業務的透明度。如每月舉行的會議中,公司會向員工披露財政狀況、計劃等,鼓勵他們共同決策;他們亦可參與招募,有助新舊員工融合。我們作為初創,每天都會犯錯,世上沒一無是處的人,更重要是不斷解難。創業從來非最安全的選項,我們都需要有份不放棄的使命感。
尹:雖然你較偏重創作人身份,卻須肩負微辣CEO的責任,決策上有過掙扎嗎?
陸:創辦微辣之前,我從事編導工作,負責撰寫電影劇本,還身兼演員,閒時亦會填詞。作為創作人,當時有點討厭商業社會。在2014至2015年間,我曾思考創意到底應否與商業掛鈎。後來,當公司規模愈來愈大,牽涉的不只我一人,而是眾多家庭的生計。經歷多番掙扎,權衡創作與生活,慢慢微調從前的價值觀,期望員工能為興趣而活,亦能兼顧生計。

在澳門創辦的微辣,以拍攝粵語短片起家,上月在香港設立辦公室。(網上圖片)
OKR機制讓員工了解公司
尹:Ray,你創辦9GAG至今,創作手法經歷什麼轉變?如何形容你的管治風格?
陳:無論公司或個人層面,「自強不息」是我的座右銘。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獨具慧眼的管理者,我希望能夠做到「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有新概念便去測試,員工對公司不夠了解,可引入「目標及關鍵成果」(OKR)機制,跟他們分享公司的發展。只要有足夠溝通,他們會更明白公司,發展路向愈見清晰。
更重要的是,訓練自己聘請員工的眼光。好的員工不等於能力最強,而是公司當前最需要的一種人。因為若以一種模式貫徹運作10年,那是不可能的,難保當時的模式是否切合今天需要?當團隊規模有所不同,營運模式亦要調整。
尹:據了解,你們均在核心業務以外,發展其他副業產品,背後目的是什麼?如何發揮最大的協同優勢?
陳:綜觀現時穩健的企業,大多透過發展不同副業,達致更佳利潤。若高度依賴廣告商收益,恍如「單蹄馬」般,對公司發展實屬危險。相反,開拓多元化業務,可減低公司所承受的衝擊。
以發展衣飾產品為例,坊間品牌有千千萬萬個,各自有忠實的粉絲。相比其他產品,其入場門檻較低,相對容易掌握,我們先「交學費」測試成效。9GAG當初從錯誤中不斷學習,才有今天的成果,我們亦會如此經營副業。
陸:我們的「辣記LAJI」,為微辣的子品牌,專門銷售澳門特產,例如杏仁餅、鳳凰卷等。公司主要夥拍澳門大品牌,以分散投資風險。透過合作關係,既保留對方原有風格,亦將我們的搞笑元素注入宣傳之中,達致優勢互補。由於品牌要處理食物,仍須面對庫存、溫度控制、運送複雜等限制,未來將會致力改善。

9GAG期望提供平台,讓創作人享有更大曝光率。(網上圖片)
堅持與觀眾分享快樂作品
尹:我認為,你們的共通點是「編輯力」,這包括創作能力、籌劃內容以至傳達理念和訊息。你們會怎樣形容自己公司?
陸:微辣的核心價值是分享快樂、有趣內容予更多觀眾,我們的格言是「生活的調味」,期望把團隊的創作文化,包括對白、標語、故事、角色等,融入現實生活中。影片為多種載體之一,當中要彰顯的是核心價值。
陳:9GAG的願景是「讓世界快樂」。我們期望以有趣內容感染觀眾,以及提供平台,讓創作人享有更大曝光率。「編輯力」的重要性,源於社會的轉變。從前學習或着眼背誦,現在更需要學以致用。內容世界亦無異,最重要是在挑戰、機遇下,創造出引人入勝、有共鳴的優質作品。

9GAG陳展程(中)認為,須訓練自己聘請員工的眼光;微辣陸志豪(右)則希望用使命感凝聚人才;左為尹思哲。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 English Version ]
How two social content startups are seeking to expand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