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自修室 貼心服務助考生過關

陳梓聰(左一)今年初與拍檔陳雅琦開設工作自修空間。(黃勁璋攝)
人的一生要面對大大小小考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取得理想成績,除靠個人努力,溫習環境也很重要,可是香港地少人口稠密,有時難免慨嘆「何處覓蓬萊」;我是陳梓聰(Eric),今年初與拍檔陳雅琦(Millie),放棄發展機會不錯的建築顧問公司職業,開設工作自修空間,為在職人士及莘莘學子提供一個能專心溫習的地方。考試當然有壓力,對我們來說,創業也是人生其中一場重要考驗。
投身建築工程界,難免要不斷考取相關的牌照;從前我與同事常連群結隊找地方溫書,圖書館、自修室、咖啡店通通試過,總覺未如理想:圖書館氣氛太拘謹和禁止喧嘩,不方便小組討論;自修室難搵位,尤其考試高峰期座無虛席;說到咖啡店,既狹小又嘈吵。我們只想溫習而已,真令人氣餒!
自身經歷萌創業念頭
眼見土地問題難以解決,市場對工作自修空間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大,尤其近年很多人成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一族,需要舒適寧靜工作環境,我深信共享空間屬大勢所趨,遂與拍檔萌生創業念頭。在別人眼中,或許放棄前途光明的專業工作相當可惜,我們卻不這樣想,打工仔挑戰性有限,且有謂工字不出頭,加上現時建築工程行業已過了從前十大基建的黃金年代。我們決定雙雙辭職,把理想付諸行動。

陳梓聰(左)今年初與陳雅琦(右)開設工作自修空間,為學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一個能專心溫習的地方。(黃勁璋攝)
為營造良好環境,我們綜合受訪者意見,由桌椅距離、燈光亮度,以至零食吧應擺放什麼都花大量心思。創業與打工最大分別是由以往處於「被動及學習狀態」,改為凡事都要主動出擊。在大公司許多時只需撥個電話便得到所需資料;現在一切從零開始,過程雖辛苦卻令我感到更實在,更了解自己能力。
開業半年,算是漸上軌道,但父母對這門生意似乎一知半解,且時有質疑聲音:「為何溫習要到外面?」「真係有人畀錢來溫書?」所謂「受人錢財,替人消『音』」,溫習地方當然安靜行先,曾有家長帶多位小學生上來,舉行功課輔導班,其他客人投訴學生出出入入、拿零食及高談闊論,令其無法集中。需求人人不同,做生意要面面俱圓,最終為小學生臨時安排一個獨立的溫習室,順得哥情,也不失嫂意。
設解憂信箱互相勉勵
政府常勸人「求學不是求分數」,可是港人慣以「考試成敗論英雄」;無論在職進修人士或學生,當遇到學習壓力,情緒或得不到適當處理,我們希望提供的並非純粹一個溫習場地,而是助人解決疑難,故店內設有「問答留言板」和「解憂信箱」,客人可提問或寫下個人煩惱,也可檢視並回答別人藉此互相勉勵。
成事在人,能否考到好成績,視乎付出多少努力,然而透過文字安慰彼此疲勞的「心靈」,希望這碗「雞湯」能讓大家攜手面對考試難關。
採訪、撰文:郭煒莊 攝影:黃勁璋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融資消息|Bowtie獲5.46億C輪融資 Sun Life永明領投
虛擬保險保泰人壽(Bowtie)獲7000萬美元(約5.46億港元)C輪融資,由香港永明金融(Sun Life永明)領投,為全亞洲以「直接面向消費者模式」營運網上醫療保險中最大規模融資。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跳脫代工思維 發揮AI大用(林國誠)
人工智能(AI)已逐漸成為現代工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手術機械人|AI機械人自主切除豬膽囊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校的研究團隊早前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機械人》發表論文,介紹一款手術機械人SRT-H,聲稱可在無人干預下,自主完成膽囊切除手術。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ChatGPT新功能|擬推購物結賬功能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人工智能(AI)科企OpenAI打算把結賬系統整合至ChatGPT,讓用戶在平台上直接完成購物流程,並向商家收取佣金。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谷歌搜尋升級|AI代致電預約
科技巨擘谷歌(Google)最近宣布將升級其網絡搜尋服務,推出多項基於人工智能(AI)的新功能,包括把Gemini 2.5 Pro模型與深度搜尋(Deep Search)功能整合至旗下搜尋引擎的AI模式。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3D成像技術 減病人接收輻射
CT掃描常見用於醫療診斷、指導手術程序及製作3D骨科與解剖模型,以處理畸形、骨折及腫瘤等複雜病況,惟缺點是令患者暴露於高劑量的輻射之中。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數碼港AI論壇|探討港企轉型策略 倡運用數據創新 大灣區合拓產業
無論金融交易紀錄、商業或公共服務,本港每日產出海量數據,惟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仍不時遇到困難,例如數據安全風險、缺乏相關應用案例參考,或對建立合法、合規的數據庫無從入手。
- Posted July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