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亞馬遜筍工追夢 港大生創共享標註受注目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陳樂兒(右起)、黎嘉威及趙境元,均是應屆港大畢業生,同樣放棄聘書搞Startup。(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到矽谷打天下是不少港青的夢想,但剛從香港大學(HKU)畢業的陳樂兒卻放棄亞馬遜(Amazon)的筍工,毅然跟兩名同學創業。他們研發的網上工具Weava,推出約10天就入圍Google旗下軟件Chrome的精選擴充功能,引起一些學者注意和使用,得以反攻美國著名大學。只要敢追夢,哪裏都是矽谷。
Weava的3名創辦人陳樂兒(23歲)、黎嘉威(22歲)及趙境元(23歲),都是應屆港大畢業生,同樣早已獲得聘書,但他們立志創業並付諸實行,研發出一個網上資料搜集及協作工具Weava。當用戶標註文章重點後,將連同網址等相關資料,儲存至個人賬戶的檔案中。
貼地省時 獲美國名校採用
由於功能貼地實用,Weava推出不到10日,就獲Chrome評為精選擴充功能,隨即在學界獲廣泛採用。產品面世近一周年,每周活躍用戶約有4000人,主要是從事教育、醫學、法律的專家及學生,三成多人來自美國,採用院校更超過80間,如哈佛、耶魯和史丹福等一流大學。
3名年輕人讀的學科不盡相同,趙境元主攻計算機工程,陳樂兒及黎嘉威均有修讀計算機科學,陳更涉獵國際商業和環球管理。他們寫論文時就想到,不少人都在搜尋及註釋相同主題的資料,浪費人力和時間,十分可惜。
陳樂兒說:「我們有個信念,下一步增設協作功能,讓用戶搜尋所需文章時,能參閱前人已做的重點,將省下的時間放在註釋上,再開放予世界各地人士享用。」

Weava 推出不到10日,就獲Chrome評為精選擴充功能,隨即在學界獲廣泛採用。
受矽谷文化感染
信念是最強推動力,陳樂兒去年在亞馬遜做實習生,雖然每天上班都好忙,但一放工便趕回住所,用Skype跟Weava隊友開會,分頭「揼Code」。她大學畢業後更忙,馬不停蹄約見創科圈人士介紹產品,下月中更出訪美國一些學校,實地了解學界的Weava用戶意見,順道結交多些人脈。
陳樂兒坦言,兩次到美國創科核心三藩市、西雅圖做實習生,分別在True Ventures、Runscope、亞馬遜等公司工作,受當地Startup文化感染,變得敢想、敢追夢。實習期完結後,亞馬遜有給她正式聘書,但她已全身投入自己Startup,婉拒了筍工。「對他們(矽谷創業者)來說,創辦另一個Facebook、Google,並不是妙想天開的事,Just do it。其實在香港亦可以Startup,實踐起來沒太大差距,最大分別可能是租金。我在三藩市做實習生時要睡梳化,月租要1500美元(約11700港元),香港搞Startup,租金便宜得多。」
撰文:蕭瑩盈
延伸閱讀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刷流量|新工具阻AI爬內容 保網站流量
儘管搜尋引擎及聊天機械人,會附上原始來源的連結,但網站若要從廣告獲利,則需要讀者真正點擊進入這些連結。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實現未來科學|AR眼鏡屏蔽現實世界廣告
比利時編程員斯潘霍夫(Stijn Spanhove)最近以人工智能(AI)技術,開發一款擴增實境(AR)應用程式,可以辨認及遮蔽現實世界的廣告內容。他在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形容,「這項技術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但想像一個你可以掌控所見實體內容的未來,很令人興奮。」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預測兒童蛀牙九成準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青島市口腔醫院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系統Spatial-MiC,為全球首個以複雜微生物群落預測單顆蛀牙風險的AI系統,聲稱其準確率突破90%,有望徹底改變兒童蛀牙的預防方式。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智能叛變?|多款大語言模型藏智能殺機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上月發現旗下模型Claude,若得悉自己會被關閉並由其他AI系統取代,便很大機會發生向負責人勒索的情況。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AI取代人類?|AI教父倡轉行做藍領保飯碗
被譽為「AI教父」、諾貝爾獎得主辛頓(Geoffrey Hinton),最近在YouTube節目The Diary Of A CEO警告,AI或在大多數任務超越人類,誠懇地建議晚輩轉行,「若要不被AI取代,就去當水電工吧。」他認為,法律助理、律師助理等職業,最有可能被裁員。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矽谷新風聘AI員工 無攤薄股權風險
隨着人工智能(AI)發展,不少工作可由虛擬員工取代,今日創業門檻大幅降低,更進化至「機械人式擴張」(Botscaling)世代,最新追求目標改為「人均收入」。
- Posted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