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兄弟創業戰勝心魔 共享工作間專攻女性市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Chapman(右)及Felix(左)由細玩到大,籌辦Jumpstart至今14年,見證逾萬個創業故事。(蕭瑩盈攝)
近年流行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 經營傳統商務中心Jumpstart已有14年的梁澤明(Chapman)及莫子勤(Felix),最近針對女性創業家市場,在尖沙咀開設共享工作室Bloom。這對情同兄弟的生意拍檔談到創業心得時說:「創業有時難免胡思亂想,但記得槍口要對外。」
曾幫過本港初創9GAG和StealJobs創業起跑,見證逾萬個創業成敗故事,當中不乏發達傳奇,令這兩個規行矩步的男人大開眼界,再加上14年來營辦商務中心過程中過五關斬六將,Chapman與Felix種種經歷,已是一本Startup活字典。
核心價值如靈魂
市值估計逾億元的圖片分享網站9GAG,未發跡前用過Jumpstart的服務。所謂莫欺少年窮, Chapman和Felix從未輕視過任何一間初創公司,只會開玩笑說:「哈,這門生意幾得意。」不會多口論斷是非。
大學念電腦工程的Chapman,有明顯的IT人特徵,木口木面但觀察入微,說話不多而字字珠璣;他與Felix是加拿大中學同學,兩人性格迥異,Felix笑容可掬,一副敦厚老實的教書先生模樣。二人的共通點,就是非常務實。
近兩年創科大熱,共享工作空間成行成市,多如便利店,路演(Roadshow)活動多不勝數。然而, Felix卻認為市場已十分凶險。「有些人覺得,Co-working Space容易做,找個地方,請個好的設計師,裝修得美輪美奐就行。如果只是這樣簡單,誰開不到?總要有核心價值吧!否則那只是空殼,沒有靈魂。」
兩人解釋,決心進軍共享工作室,一來由於原來的公司沒有這個服務;二來因為看到行家很西化,用戶「不屬於那個環境」,所以要做「港人口味的茶餐廳奶茶」。
好朋友重新磨合
根據非正式統計,每3個創業失敗的個案中,就有一個「死」於內訌,幸而Felix和Chapman由細玩到大,有「pure友誼」做基礎。
Chapman當年在加拿大讀完大學,曾於當地創辦Tech Startup,乘着千禧年科網泡沫,賺了「少少錢」。2003年「沙士」時,香港經濟跌到谷底,他知道好友Felix找不到好工,要做銷售員跑數,於是提議兩兄弟拍住上,開設電腦程式公司。
四出物色辦公室時,看盡市場上低中高檔的供應,總是感到「不對路,不Fit In(合適)」。靈機一觸,馬上改橋,開辦貼地親民的商務中心。
有共同理想,性格一凹一凸,論條件,二人可謂贏在起跑線。惟他們憶述,打從自己做老闆第一天起,就是帶住矛盾去創業。
商務中心提供秘書服務,代初創公司處理客戶的電話查詢或留言。當年行內慣常做法,客戶編號都記在小冊子,收到查詢電話時,翻箱倒籠對號入座,但嚴謹的Chapman看不過眼,大刀闊斧,把所有客戶資料電腦化。
「一個字都不能錯!」Chapman重複當年的一句話。雖然聲量不大又笑笑口,但語氣斬釘截鐵,加上食指篤篤,作為局外人的記者亦感到頗大壓力。Felix當年可笑不出,因為眼前人既熟悉又陌生。「做朋友和做生意是兩回事,那時才知道,原來要重新認識對方。」

為方便女創業者,Bloom選址尖沙咀,目的原來是讓她們可抽空購物。(Bloom官方圖片)
邀女創業家分享
後來公司收支逐漸平衡,有能力聘請第一個女員工,見識到Girl Power的威力,兩個男人頓覺不可思議。「明明對白是我寫,但由她說出來,客人就特別受落,往往大事化小。」
所以為新公司Bloom擬訂策略時,就大膽加入女性元素。像全女班團隊,定期舉辦女性Pitch Night,以便配對女投資者和女創業者。
「有報告指出,美國的創科Startup中,女創業者只佔9%,創業比例及成功率都偏低;團隊中有男有女,成功率會較高。此外,投資者和創業者都是女性的話,就沒有Gender Gap(性別差距),這些是本港市場欠缺的。」Chapman補充,Bloom亦會邀請成功的女創業家多舉辦一些分享會。
「女性在創業圈本來就有很大份額,然而除了上述的環境因素,過往所見,即使生意做得不錯,往往因為家庭問題無法堅持下去。若然給予多些支持, 讓她們呻兩句,unlock(釋放)多些potential(潛力), 她們將較能待在創業圈。」
當經營回報開始豐厚,股東究竟是分錢抑或再押注,所有做出成績的初創公司都會面對類似考驗,二人也不例外。Chapman輕描淡寫說:「那真是Temptation(誘惑)。」最後,他們還是毅然再投資,促成今日的Bloom共享工作空間。
創業最難一關是「心魔」,初期不順利,創辦人難免胡思亂想。Felix寄語創業者,緊記槍口要對外, 「把自己放輕些,敵人在外邊;對付自己友,有什麼意思?」
撰文:蕭瑩盈

Felix卻認為,Co-working Space需要有核心價值,否則只是空殼,沒有靈魂。(Bloom官方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港全速邁向AI大時代(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而是真正走進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巫筆|港AI批閱10萬篇作文
本地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巫筆」,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善假於物」教學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在中學中文寫作教育的應用。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噴射機械人|全球首款噴射機械人試飛
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經過兩年時間測試,周三(18日)試飛全球首款噴氣動力人形機械人iRonCub3,能夠在離地大約50厘米的高度起飛,並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人類資訊保育|新網站收藏「前AI時代」資料
自從人工智能(AI)模型流行,由機器生成的內容在網上泛濫,包括文字、圖像及影片,甚至波及人類的原創作品。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Midjourney|推影片生成模型V1
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上周聯手控告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指其以AI生成多個版權角色的圖像屬侵權行為。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AI漂洗|人扮智能猖獗 訴訟不絕 誇大技術欺瞞 礙行業發展須規管
現今業務若不加上AI元素,好像便趕不上潮流,不過須留意「假AI」帶來「真」風險。
- Posted June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