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潛在投資者注意的dos and don’ts

Giada 圖片
如果你矢志研發一個改變世界的產品,成為受注目的獨角獸,得需要尋找投資者,這可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DominateFund共同創辦人Ben Parr在TechCrunch撰文,指投資者心意難揣測,可能30秒內會回覆一個Startup的電郵,亦可以一個月後才回覆,視乎對方如何找到投資者,並進入投資者們的視線。投資者收到逾千封電郵,可能只回覆當中的100封,挑選10間公司去會面,最後只向一間公司投資。
Ben Parr根據自己作為投資者,及與其他投資者相處的經驗,去列出Startup嘗試得到投資注意時,應該要做及不應該要做的事。
應該做的:
1. 先講重點
記者撰寫報道時需把重點放在首段,Startup也是這樣,投資者的時間有限,所以電郵及會面要一擊即中,例如說明產品的吸引之處,得到爆發性增長的可能,或團隊的獨特性,與投資者會面時,盡早得到對方的注意,便能確保餘下過程順利進行。
2. 讓可靠的人為你牽引
這是尋找投資者的黃金法則之一,最佳的投資者面對無數的Startup叩門,但自己精神有限,他們便設立過濾網去節省自己的時間及精力。
投資者往往透過身邊可信任的朋友及專家,去尋找適合的Startup,Expansive Ventures的共同創辦人Jon Soberg表示,「一定、一定、一定透過可信的人去尋找。不要貿貿然發送電郵及Linkedin請求」。
3. 證明你懂推廣自己
Freestyle Capital的共同創辦人Josh Felser曾建議:「給我一個個性化、有深度的請求,證明你真的懂銷售」。
Ben Parr每天收到數以百計的約見請求,有些Startup一次過發予不同投資者,有些人没有仔細研究DominateFund的背景,寫錯他的名字。
好的企業家應懂推廣自己,要讓客戶明白自己的東西,如果你不能證明自己不懂推銷,這對你的公司很危險,要努力改善。
不應該做的:
1. 不要只追隨最知名的投資者
媒體上常看到風投機構,他們有無數的工作在身,不時要看顧已投資的公司,時間很緊絀,這些投資者,很難獲他的注意,應嘗試去尋找其他投資者。
2. 不要侮辱對手
如果一個企業家,貶低Uber、Facebook、Airbnb,會令投資者倒胃口,企業家應對對手有一定尊重。
Boost VC創辦人Adam Draper表示,「Facebook是Facebook,Google是Google,總有其原因,貶低對手只顯得你不懂自己的市場定位」。
3. 不要發送冗長的電郵
新手企業家總愛編寫足足十段的電郵,仔細介紹自己的Startup的每一點,但投資者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去閱讀,請把保持自己第一封電郵簡短整潔。
你與團隊應一開始告訴投資者自己的核心理念,解釋對方為何是自己適合的投資者,如果投資者有興趣,他自然會深入了解,否則,你應節省時間,把精力留在其他投資者身上。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