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家公司10年命運各不同 美初創僅百分一變獨角獸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CB Insights的研究顯示,獲種子輪的美國初創成為獨角獸,成功率約1%,例子包括Uber及Airbnb。(路透資料圖片)
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長期追蹤約1119家美國科技初創,它們均在2008年至2010年間獲得不同金額的種子輪融資。10年時間轉眼過去,研究團隊上周發表最新一份調查報告,發現以上逾千間種子輪初創中,平均每百間只有一間能晉身「獨角獸」(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但未上市的企業)。
三成選擇中途獲利退場
CB Insights研究的公司中,能開展第二輪集資的,佔比不足一半(48%);能順利通過第四輪融資的,佔比更只有15%;大部分初創(67%)不是倒閉就是半死不活。三成初創在不同融資階段選擇獲利抽身,提早「退場」,被收購或上市。有13間退場初創(包括Instagram、Zendesk、Twilio等)雖然無緣成為獨角獸,但退場獲得的金額均逾5億美元(約39億港元),回報非常可觀。
調查的1119家初創中,最後克服集資困難並躋身獨角獸的只有12間,佔比只有1.07%,當中不乏人氣科企品牌,例如召車平台Uber、短期住宿租賃網站Airbnb等。
至於融資所需時間,各輪平均需20個月。惟第六輪速度加快,平均只需15個月,反映這批初創已發展成熟,為行內龍頭代表之一,吸引投資者大手筆注資。交易規模方面,種子輪的平均金額只有67萬美元;反觀第六輪集資,平均金額達1.2億美元。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光纖入房|華為徐直軍看好「光纖入房」
世界流動通訊大會上周在上海舉行,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指出,中國今年底將擁有7500萬個「光纖入房」(Fibre to the Room, FTTR)安裝點,但中國之外僅得50萬個。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高盛推AI助手|自家AI助員工起草文件
大行高盛據報在全公司推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助手,幫助「總結複雜文件、起草初始內容並分析數據」。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科大訊飛|以港作出海橋頭堡
內地人工智能(AI)科企科大訊飛(002230.SZ)及其子公司訊飛醫療,去年落戶數碼港,並成立國際總部。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AI提升管治|企業主席帶頭嘗試 邊做邊學齊進步
最新一期的《哈佛商業評論》(HBR)刊載《先驅董事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AI)》一文,揭示先行企業如何以大型語言模型(LLM),提升董事會議效率、決策品質與策略討論的深度。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刷流量|新工具阻AI爬內容 保網站流量
儘管搜尋引擎及聊天機械人,會附上原始來源的連結,但網站若要從廣告獲利,則需要讀者真正點擊進入這些連結。
- Posted June 24, 2025
- 0
-
實現未來科學|AR眼鏡屏蔽現實世界廣告
比利時編程員斯潘霍夫(Stijn Spanhove)最近以人工智能(AI)技術,開發一款擴增實境(AR)應用程式,可以辨認及遮蔽現實世界的廣告內容。他在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形容,「這項技術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但想像一個你可以掌控所見實體內容的未來,很令人興奮。」
- Posted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