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攻內地八城 冀共享空間據點擴至逾40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艾鐵成受訪時透露,隨着WeWork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未來將在大中華提供獨特服務。(WeWork官方圖片)
作為共享工作空間鼻祖的WeWork,去年8月獲得軟銀集團(Softbank)及旗下SoftBank Vision Fund投資約340億元後,進一步在亞洲市場主動出擊,包括上月收購中國對手裸心社(naked Hub)。WeWork大中華區總經理艾鐵成(Alan Ai)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今年將進軍內地8個城市,把業務據點增至40多個。
2010年成立的WeWork,業務已擴展至全世界74個城市,於22國家及地區設有253個據點,現服務約24.8萬名客戶。公司在2016年打入亞洲,首站選址上海;去年,WeWork聯同弘毅投資及軟銀集團,注資5億美元設立「中國WeWork」,令內地有望成為WeWork全球最大市場。
在內地辦公租賃行業中,支付押金一直是約定俗成的規則。艾鐵成指出,隨着WeWork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未來將在大中華提供獨特服務,包括與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創立全球首個針對工作空間的信貸評級社群。
客戶量料年內倍增
簡單而言,信貸評分達標的公司及創業者,在申請成為WeWork客戶時,可免除50%或最多總額10萬元人民幣的抵押金;故有部分企業租用辦公空間,其押金可減至零,對降低他們的入場成本很有幫助,在全球市場釋放潛力。
時至今日,WeWork在內地建立了超過12個共享空間,為約2萬名客戶服務。艾鐵成透露,WeWork除了加快發展北京、香港、上海的業務,另計劃今年拓展廣州、杭州、深圳、蘇州、南京、廈門、西安、武漢市場,以促進當地經濟及創新發展。他預計到今年底,WeWork在內地將擁有40多個據點,客戶料倍增至4萬人。
WeWork開業8年以來,一直收集各種「辦公室數據」,期望可提升工作效率,近年更嘗試把數據轉化成服務,例如為公司訂造辦公室,並幫助分析辦公室使用數據等。

WeWork在2016年打入亞洲,首站選址上海。(WeWork官方圖片)
新服務針對大企業
目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榜中,約22%公司已成為WeWork的客戶成員,包括滙控(00005)、微軟及通用汽車等。
WeWork在中國擴張的推動力之一落在旗下新服務Powered by We項目上,提供第三方辦公室管理解決方案,對象以千名員工規模的企業為主。
艾鐵成舉例,WeWork早前就用了3個月時間,為渣打香港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eXellerator),建立了亞洲區內首個Powered by We項目;他又提到,內地相關項目陸續有來,例如集團將會為利豐(00494)母公司馮氏集團上海園區及弘毅投資等提供新服務。
採訪、撰文:吳志南
[ English Version ]
WeWork goes full throttle in China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