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人類真正的威脅是什麼?
本文作者李開復為創新工場董事長&CEO,曾是Google、微軟、蘋果副總裁,原文刊登於作者的Facebook 專頁。
昨天AlphaGo第一盤棋戰勝了李世石,激起了各種“機器超越人類,科幻小說將成真”的討論。特別有趣的是有人揣測AlphaGo下面會不會故意輸下幾盤棋,以免人類起疑心,阻擋了它統治人類的野心。其實,雖然機器在邏輯分析推算方面,能力會遠超人類,但是依然是屬於人類操控的工具 。AlphaGo這類的“人工智慧”機器真正可能帶來的危機,不是奴役人類,而是讓人類喪失鬥志,無所事事。
有些人描述AlphaGo是「和人用一樣的方式思考,但是比人的速度快無數倍」。這麼說並不精確。AlphaGo確實比人快無數倍,但是AlphaGo的思考只能說是「被人的大腦啟發」,而非和人類思考一樣。AlphaGo是一個能自我學習的深度學習,經過專家的調節,它可以在任何能夠純憑邏輯分析推算的問題上,把人類遠遠拋在背後。機器速度會越來越快,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數據會越來越多。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將帶來什麼改變呢?我們將看到無數的商機和產品,能夠解決問題、拯救生命、產生巨大的商業和用戶價值。未來, 自動交易能得到更高的投資回報和風險比例,自動診斷+基因排序會達到個性化精準醫療,推薦引擎將能推薦你最可能會買的產品、想吃的菜,想認識的人。在擁有大數據+大計算+專家調節的領域,就不必再跟人類相比了,因為人類根本差的太遠了(就像沒有人能打敗搜索引擎一樣)。
這些技術可能輔助專家,也可能取代專家。非專家的工作者很多將會面臨失業。未來十年,大部分今天的人類工作可被機器取代。機器將取代許多的護士、記者、會計、 教師、股理財師等工作。任何帶有「助理」、「代理」或「經紀」等字樣的職位都很可能被取代。 這些機器不需要薪水, 只需要供電和網路,就會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上班」。這些機器將幫助我們創造世界上大部分的財富。
雖然這些機器確實很「聰明」,而且又高效、勤奮、低廉,但是他們並不「人性化」,只是冷冰冰的機器和工具。比如說,AlphaGo第一場就戰勝了李世石,但是它並不會感到高興,也不會理解我們對於它的討論。甚至,它說不上這局棋是怎麼贏的。因為,它的思考雖然周密,但是它不懂「贏了有什麼感受?」, 也不懂「為什麼圍棋好玩」,更不懂「人為什麼要下棋?」,甚至連「你今天怎麼贏的?」都說不上。今天的機器完全無法理解人的情感、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信任尊重、 價值觀等方面 。對於人文藝術、美和愛、幽默感,機器更是絲毫不懂。有位元AI研究員做了一套研究幽默感的系統,然後輸入了一篇文章,這個系統看了每句話,都說「哈哈」! 今天的機器連個兩歲小孩都不如。對人工智慧的研究者,這應該是一大未來的挑戰。
所以,今天這些機器僅僅是我們的工具,會為我們創造價值。至少今天,我們不必擔心人工智奴役我們(不過要盯好擁有機器學習+大數據的公司,別來作惡傷害用戶)。那我們該擔心什麼呢?這些強大的機器,將帶來人類能否度過有史以來最大的“下崗潮”。這次的“機器取代人類”將遠超過去的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不過,“下崗”還不是最可怕的, 因為這些機器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養活著這些下崗者,進而養活著人類。人類最應該擔心的是:一旦當機器供養著人類,人類達到了馬斯洛需求的基本需求,人類真的還會有動力去追求更宏偉的目標,自我實現嗎?還是會醉生夢死、無所事事地活著?
面對這個擔心,我們應該:
①關注啟發式教育,用互動式教育啟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效率。AlphaGo願意跟人類學習,我們當然也要善用最善於分析,最博學的機器。善於學習,樂於學習的孩子,是不會醉生夢死的。
②正視發育右腦的學科領域,平衡文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機器超越人類的左腦(工程邏輯思維),也許就是要人類從過去幾十年重視理工,傾斜回來,花更多的精力在機器不擅長的右腦,例如: 文學詩歌、藝術音樂、電影話劇、文創設計、工匠之美、宗教哲學、溝通情商。這不是說就不要學理工了,而是說應該讓適合理工,愛好理工的人學理工,適合人文,愛好人文的人學人文。我們應該平等看待文理,並且鼓勵發展文理雙全的人才。
③鼓勵有上進心的年輕人挑戰自己, 孜孜以求,成為專才。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安穩”但是重複性的工作上,而要 以“成為某個特殊又有用領域的最頂尖人才”為目標,為己任。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小心漫遊數據「隱形兇手」(林國誠)
不少人即使已選購數據漫遊計劃,卻忽略了一個經常被低估的事項──手機作業系統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於背景自動使用大量數據,導致數據流量無聲無息地消耗掉,影響漫遊上網體驗。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商湯|粵語智能助手懂看懂想
商湯科技(00020)旗下粵語人工智能(AI)助手Sensechat(商量),其全新版本應用程式正式上線,適用於iOS及Android作業系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工業AI平台|輝達德國建工業AI雲端平台
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在巴黎VivaTech大會宣布,將在德國建置全球首座工業人工智能(AI)雲端平台。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亞洲智慧創新大獎|即日起接受報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宣布,「亞洲智能應用程式大獎」今年正式升格為「亞洲智慧創新大獎」。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主持|巴西虛擬主持 尖酸幽默爆紅
巴西內容創作者菲利普斯(Raony Phillips)最近以人工智能(AI)模型,炮製了一個虛擬角色馬約(Marisa Maiô),其短片近日在社交平台爆紅。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生成法律證據|美研立例 AI生成證據可呈堂
負責制定法院政策方針的美國司法會議,其轄下的實務與程序規則委員會,日前批准就《聯邦證據規則》加入新條文一事諮詢公眾。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Midjourney侵權|荷里活聯手控告Midjourney侵權 AI生成經典角色圖像 斥肆意剽竊
迪士尼、環球影業、漫威、盧卡斯、二十世紀霍士、夢工場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近日聯手起訴美國AI繪圖平台Midjourney,請求法院就其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頒布禁制令,要求對方賠償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