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初創伯樂點石成金 白手興家 眼光獨到
各地政府近年緊縮開支,不少科技發展都有賴民間提供資金,尤其富豪,本月中剛完成首場測試的「超迴路列車」Hyperloop開發計劃,就由Tesla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牽頭。在天文領域,最活躍的要數俄羅斯富豪米爾納(Yuri Milner),繼去年推出尋找外星人計劃後,上月再夥拍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研發微型太空船。
在科學界,米爾納不過是霍金的金主,但在科網界,米爾納的名字卻響噹噹,堪稱近年最成功的初創科企投資者之一。2009年入股社交網絡Facebook(fb)一鳴驚人,此後幾乎無寶不落,近年最炙手可熱的科企幾乎都獲其投資公司DST Global支持。有別於靠蘇聯解體後私有化國家財產而大富大貴的寡頭財閥同鄉,米爾納白手興家,憑當初創公司的伯樂而揚名世界,同時成就自身精采的創業故事。
死纏爛打 如願入股fb
醉心天文,因為米爾納本身是物理學家。他1961年生於莫斯科,大學時期修讀理論物理學,畢業後曾加入國家科學院工作,後來在本身是工管權威學者的父親鋪路下入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工管碩士課程,成為該校首名蘇聯非流亡人士MBA畢業生。
時值蘇聯解體之初,國家資產被大舉私有化,造就了一個個身家暴漲的財閥。米爾納笑言,自己當時只能「荒廢光陰」,未有留在祖國,做些「有用」的事,例如私有化石油公司,反而跑到美國求學。
米爾納1995年回國,一度替俄羅斯前首富、後來繫獄的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工作,管理一家投資證券行;1997年自立門戶,經營私募基金,收購全國最大通粉生產商Extra M,同時開始涉足互聯網生意。不久科網泡沫爆破,俄羅斯最大互聯網公司Mail.ru市值一落千丈,米爾納手持通粉生意的強勁現金流,成功以賤價購入。
放眼全球搜尋目標
2005年,米爾納分拆投資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即DST Global前身),先在俄羅斯及東歐各地投資,然後再直闖美國矽谷,第一個目標就鎖定fb。機會終於在金融海嘯時來臨,米爾納聽聞fb正籌備新一輪融資,於是冒昧致電時任fb財務總監Gideon Yu,換來對方禮貌謝絕。米爾納不死心,親自飛往三藩市再叩門,誠意加上優厚入股條件,終於打動fb。
有別於一般風險投資公司,米爾納不求董事會席位,也不向公司創辦人指指點點。雖然入股僅2%,卻給予整家fb估值100億美元,遠高於市場其時估計的40億至60億美元。這宗交易震驚矽谷,輿論一方面認為米爾納急於求成,出價毫無分寸,另一方面又不齒fb拿俄羅斯人的錢。米爾納對估值有自己一套看法:某公司一旦達到相當規模,既有知名度又有市佔率,意味投資風險比傳統初創企業低,因此可獲更高估值。況且,米爾納爭取到一項有利條件,就是fb創辦人、員工或初期投資者一旦想套現,DST有優先吸納權,確保米爾納日後有更多獨家增持機會。DST在5年間向fb投入10億美元資本,持股一度增至8%,結果賺得23倍回報。
此後,米爾納以相同方式投資其他炙手可熱的科網初創企業,例如社交網絡Twitter、住宿出租軟件Airbnb、短訊軟件WhatsApp及Snapchat、串流音樂商Spotify等,均有可觀回報。2011年,米爾納把DST總部搬到香港,投資焦點轉到中國,一年內先後入股阿里巴巴、購物網站京東商城及小米,更大有斬獲。近年他放眼印度,押注電子商貿公司Flipkart及召車軟件Ola。
創辦人壯志最重要
投資一擊即中,除了依賴研究團隊對全球40個國家消費互聯網發展的詳盡分析,也講求巨細無遺的財務盡職審查,但對米爾納來說,決定性因素仍在於創辦人本身,他說:「說到底,最重要的是創辦人,他的雄心壯志。生意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心理因素。我都創辦過公司,明白世界跟你對着幹,每天都要戰鬥,那種艱辛,實非旁人所能理解。」
更多「人氣我寫」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董事會三招加強AI監管網安(陳漢偉)
隨着人工智能(AI)的飛速發展,企業董事會對AI應用的決策,直接影響公司的競爭力。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智能眼鏡|Meta推Oakley版新智能眼鏡
Meta Platforms將擴大與意大利眼鏡商EssilorLuxottica的合作,以Oakley、Prada品牌推出人工智能(AI)智能眼鏡,並已在Facebook及Instagram平台開設專頁,預告明天發布新產品。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中大研TenoGel加快肌腱癒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王丹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理工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及澳洲蒙納士大學,研發加速肌腱癒合的仿生肌腱水凝膠TenoGel。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2D電腦|首台二維材料電腦面世
矽是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技術發展至今約80年,已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電腦、電動車等產品。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AI令人變蠢|依賴ChatGPT損大腦學習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MIT)一項新研究表明,ChatGPT可能會削弱批判性思考能力,實際上可能會損害學習,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AI取代部分僱員|亞馬遜高呼擁抱AI 預告削人手 CEO提醒員工 學新知識求變有着數
亞馬遜行政總裁賈西日前發表內部備忘錄,提醒員工「要對AI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新知識」,更預告部分僱員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同時或因AI而創立一些新職位。
- Posted June 19, 2025
- 0
-
中國人工智能實力狂飆突進(車品覺)
AI產品的全球滲透速度,遠遠超越以往的科技創新產品,如互聯網發展足足花了23年才讓北美以外的用戶佔比超過90%,而ChatGPT僅用3年就完成這目標。
- Posted June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