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狂捉精靈 玩出無限商機(紀曉風)
Pokémon GO令香港人有幾瘋狂?發行商任天堂昨突然宣布在港上架後,一眾遊戲迷即蜂擁下載搶做「精靈訓練員」,30多度高溫下,公園或街上滿是追蹤精靈的低頭族。上架不到2小時「大塞車」。有商場在Facebook公告有精靈出沒吸引人流,連Call車Apps都推出追精靈專車服務;有內地網民也忍不住說:「這麼hit,也要玩玩啊!」熱潮剛至,已引發無限商機。
任天堂推出「寵物小精靈」(前稱)手機遊戲Pokémon GO,利用擴增實境技術(AR, Augmented Reality),配合手機鏡頭及GPS系統,玩家只要打開拍攝鏡頭,小精靈便會立即現身, 看見小精靈後可「投擲」精靈球,準確擲中就能收服精靈,成為精靈訓練員。
熱潮至今席捲全球37個國家及地區,包括香港,昨日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上架。多個大型商場如尖沙咀海港城、銅鑼灣時代廣場、觀塘apm等,昨已迅速在Facebook貼出通告,指場內可以捕捉精靈,還附有其相片。海洋公園亦在Facebook貼出多張相,展示園內可以捕捉到最少11款精靈,並呼籲玩家捕捉時注意安全。海洋公園發言人表示,有與Pokémon Go研究合作機會,但具體未可透露。
包車App客似雲來
另外,程式開發公司「盛夏互動」發出通告,昨日下午特別放員工半天假期玩Pokemon GO。該公司稱不少人都爭相試玩,街上的人全部都拿着電話周圍走,辦公室裏談論的話題都是在哪可以抓到什麼精靈。既然知道員工不敵遊戲魔力,倒不如貼心地讓他們放假半天,盡情享受玩的樂趣。
Call車公司「Cetah」即時「食住條水」,推出「包車捉精靈」服務,2小時收費480元,可接送到各區捕捉精靈。計劃推出短短3個鐘已有10多「柯打」。
內地網民:這麼hit要玩
雖然內地仍未有得玩,但不少網民已表示甚感興趣,在微博留言「這麼hit,也要玩玩喇」、「大陸怎麼用香港的?」然而也有人指出:「央視周末剛把這個遊戲批判了一番,估計短時間內我們還捉不了妖」。
家庭醫生鄭志文提出忠告,表示現正值暑假,學童或易沉迷遊戲,家長應為子女設定時限,如每日不玩多於2小時以免上癮,同時勿讓子女離開自己視線範圍確保安全。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建議,玩家開設新用賬號登入遊戲時,要避免應用程式從社交平台或手機賬戶存取個人資料,以及要不時檢視程式權限設定,限制程式讀取個人資料。
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稱,Pokémon GO有助巿民多做運動,因玩時會不自覺多了步行,希望遊戲商可多在郊外放精靈,吸引玩家接觸大自然。
由於外國先後發生多宗因玩遊戲而導致的意外【表】,警方呼籲巿民過馬路或開車時勿玩遊戲,尤其駕駛者,可能觸犯交通條例被檢控。警方在有需要時會向遊戲生產商了解及跟進,並強調市民不應在警署內尋找精靈,免滋擾他人。

更多紀曉風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創新引擎推動變革(車品覺)
人工智能(AI)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然而,當前關於AI的討論,往往局限其作為勞動力替代工具的角色,而忽視更深層次的潛力。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廣告|可口可樂再用AI生成新廣告
美國可口可樂(Coca-Cola)早於去年聖誕,已嘗試以人工智能(AI)製作宣傳片,但由於其效果及損害就業等理由,遭創意專業人士批評。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投資|企業年底放慢投資人工智能
現時不少企業爭相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融入客戶服務到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環節,但據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最新一份報告提到,企業在AI領域的投資將在2025年底放緩。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論文泛濫|學術網arXiv拒收
現時不少重大的科學發現,在完成同儕審查流程,並發表於其他同行評審期刊前,學者可上傳最新研究的PDF檔案,在預印本出版平台arXiv供公眾查閱。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雪景三格圖|美圖App秒變雪地主角爆紅
近日網民流行在社交媒體,分享人工智能(AI)雪景三格圖,畫面恍如置身日本北海道,唯美照原來背後由「美圖秀秀」應用程式(App)製作,操作過程相當簡單。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歌手|美唱片商2340萬簽約AI歌手
近日一位AI歌手莫奈(Xania Monet)首度打進美國權威音樂雜誌Billboard電台排行榜,據報已經跟美國唱片公司Hallwood Media,簽下一份價值約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的合約。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Grok突嚴審色情內容 惹用戶不滿 最初以「辛辣」招徠 政策朝令夕改(郝本尼)
富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產品Grok,素以自由不設限着稱,但過去一個月間,其成人內容過濾政策經歷了一系列快速且不透明的調整,導致用戶強烈反彈。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